【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RFID)标签,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金属功能的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标签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物流领域,资产管理,货物跟踪等方面。在许多特定环境下,对标签也有了特殊的要求。由于电子标签为类偶极子,当应用于金属表面时,金属边界条件会导致天线阻抗匹配的失谐及辐射效率的降低,最终影响对电子标签的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抗金属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结构抗金属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包括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层天线介质基板、标签天线、射频识别芯片;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下表面均覆盖有金属箔,上下表面的金属箔相联通,上表面的金属箔留有设定宽度的耦合缝,即此处的下层耦合介质基板是裸露的;上层天线介质基板叠放在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方中央,标签天线设在上层天线介质基板上表面,标签天线与射频识别芯片连接,射频识别芯片位于耦合缝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金属箔为铝箔。优选地,所述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层天线介质基板都为长方形,加工方便,外形也美观。所述标签天线主要通过下层耦合介质基板的耦合获取电磁能量,上层天线介质基板厚度决定了标签天线与下层耦合介质基板的耦合强度,上层介质板厚度每减小O. Imm标签中心频率向高频偏移不足1MHz,标签传输效率会有所下降,但标签增益和效率增加明显,可通过调节上层天线介质基板厚度、材料,设计所需的读取距离的标签;所述的标签上层介质板选用低损耗的材料,不同材料对标签增益和效率影响较大;但上层天线介质基板形状对标签性能影响不大;所述标签的阅读距离公式为 丄 \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结构抗金属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层天线介质基板、标签天线、射频识别芯片;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下表面均覆盖有金属箔,上下表面的金属箔相连通,上表面的金属箔留有设定宽度的耦合缝;上层天线介质基板叠放在下层耦合介质基板上方中央,标签天线设在上层天线介质基板上表面,标签天线与射频识别芯片连接,射频识别芯片位于耦合缝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旭,陆云龙,崔恒荣,王俊,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