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倍捻机导线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810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倍捻机导线头,该导线头包括导线头主体和导线槽结构,导线头主体端部设有连接用光孔,所述的导线槽结构由左、右护翼和导线平面组成,导线槽结构在压弯机上压弯成型,所述的左、右护翼与导线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左、右护翼之间形成的开口用于纱线的进入。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倍捻机导线头,该导线头结构设计独特,其导线槽结构中的左、右护翼与导线平面之间的夹边为圆弧结构设计,该结构可有效减少纱线相对夹角的滑动时的线接触长度,降低摩擦,确保纱线良好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倍捻机导线头,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性能稳定,纱线质量优良的新型倍捻机导线头,属于纺织配件

技术介绍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通过加捻粘合成股线,并由卷绕机构卷绕成一定形状的筒子,可有效增强原纱的性能,达到客户的需求。与传统捻线机相比,其卷装容量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的提高,且层高较低,特别适合操作。导线头位于滚筒下方,随导纱钩左右往复运动,最终将纱线导入筒子。导线头可 有效阻止纱线因惯性而偏离筒纱行程,保证筒纱的成形,还可避免网纱的发生,提高筒纱质量。纱线必须进入导线头的出线口,才能随同导线头实现左右往复运动,形成筒纱。现行技术中,导线头上的导线槽结构均由左、右护翼以及导线平面组成,纱线沿导线平面上左右移动,并相对左、右护翼与导线平面之间的夹边滑动,该夹边通常为直线,与纱线具有较长的线接触长度,容易降低纱线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倍捻机导线头,该导线头的导线槽结构中,左、右护翼与导线平面之间的夹边为圆弧结构,可有效降低纱线相对夹角的滑动时的线接触长度,确保纱线良好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倍捻机导线头,该导线头包括导线头主体和导线槽结构,导线头主体端部设有连接用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槽结构由左、右护翼和导线平面组成,导线槽结构在压弯机上压弯成型,所述的左、右护翼与导线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左、右护翼之间形成的开口用于纱线的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进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