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绝缘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715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绝缘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70至80℃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至15分钟;(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3)保持70至80℃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剂,并搅拌30至35分钟后静置20至25小时后得到制品。其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高绝缘聚乙烯材料,挤出性和成缆性好,可用于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或护套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排除了传统熔融造粒工艺加工温度过高,容易形成预交联的隐患,解决了吸收法改性扩散分布不均匀,制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绝缘料的制备领域,尤其是。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是电力运输的关键部件,其中的绝缘材料是电缆耐压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特性和可加工性能,成为电缆绝缘材料的首选。而化学交联聚乙烯又以其独特的绝缘特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如较高的过载温度、使用温度和短路温度,成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目前,国际上110-220kV级高压电 缆基本上均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层,部分500-800kV级超高压电缆的交流线路也开始使用运行。我国的电力电缆也在向高压、超高压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相应的电线电缆绝缘材料业在逐步由低压向高压发展。中压(35kV及以下)的高分子绝缘电缆料总体来说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水平相差不远,但IlOkV及以上高等级的材料,国内至今都无法生产,全部从国外进口。高绝缘聚乙烯材料的制作工艺分为熔融共混造粒和添加剂吸收造粒,比较之下,前者的优势是国内外的技术相对成熟,劣势是需要一个把聚乙烯熔融挤出的过程,工艺成本和步骤要比后者多,并且不能避免预交联的隐患;后者的优势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是会有添加剂吸收不充分,扩散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聚乙烯吸收法化学交联改性的技术瓶颈,关键点是一种新型多元抗氧剂取代传统的抗氧剂,既能满足化学交联电缆材料的常规热老化性能,又能满足与PE的相容性,保证在PE内部扩散分布均匀,最大限度的减少添加剂的析出。从抗氧剂的机理出发,传统的抗氧剂或者复配抗氧剂具有抗热氧老化效果好,自身稳定,热失重低,抗老化后期效性高等优势,但用在聚乙烯吸收法化学交联改性中会产生吸收不充分,PE内部扩散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此类抗氧体系分子量大,熔点高,在吸收法改性的工艺温度下与PE相容性差,易析出,导致最终制品质量波动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该方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排除了传统熔融造粒工艺加工温度过高,容易形成预交联的隐患,解决了吸收法改性扩散分布不均匀,制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 (1)在70至80°C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至15分钟; (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 (3)保持70至80°C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剂,并搅拌30至35分钟后静置20至25小时后得到制品。进一步的,步骤(I)中所述的聚乙烯树脂的直径为2_3mm,其熔融指数为I. 5-2. 0g/10min,密度为 O. 910-0. 915g/cm3。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交联剂选自2,5_ 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4,4_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多元复配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 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酯类=2-2. 5 2-2. 5:1。进一步的,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所述聚乙烯树脂以及所述多元复配抗氧剂的重量比为 2-3. 5:100:0. 3-0. 5。进一步的,上述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持正压,空气压力为10-15N/m2,空气清洁度杂质粒子数彡O. 2 X IO8Nr/m3,环境温度20±5°C,相对湿度< 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显著优点为 I.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高绝缘聚乙烯材料,挤出性和成缆性好,可用于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或护套层。本专利技术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排除了传统熔融造粒工艺加工温度过高,容易形成预交联的隐患,解决了吸收法改性扩散分布不均匀,制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10-220kv的高绝缘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实施例I 配方(重量份) 过氧化物交联剂 2份 聚乙烯树脂100份 多元复配抗氧剂 O. 3份 聚乙烯树脂的直径为2-3mm,其熔融指数为I. 5-2. 0g/10min,密度为O. 910-0. 915g/3cm ο过氧化物采用2,5- 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多元复配抗氧剂的组分如下 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酯类=2:2:1。将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和硫代类混合,即可获得多元复配抗氧剂; 制备方法 (1)在70°C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分钟; (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 (3)保持70°C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齐U,并搅拌30分钟后静置25小时后得到制品。上述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持正压,空气压力为10-15N/m2,空气清洁度杂质粒子数彡O. 2X 108Nr/m3,环境温度20±51,相对湿度< 75%。能耗比较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 (1)在70至80°C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至15分钟; (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 (3)保持70至80°C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剂,并搅拌30至35分钟后静置20至25小时后得到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聚乙烯树脂的直径为2-3mm,其熔融指数为I. 5-2. 0g/10min,密度为O. 910-0. 915g/3cm 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过氧化物交联剂选自2,5- 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4,4_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多元复配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 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酯类=2-2. 5 2-2. 5: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所述聚乙烯树脂以及所述多元复配抗氧剂的重量比为2-3. 5:100:0. 3-0. 5。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持正压,空气压力为10-15N/m2,空气清洁度杂质粒子数(O. 2 X IO8Nr/m3,环境温度 20±5°C,相对湿度< 7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1)在70至80℃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至15分钟;(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3)保持70至80℃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剂,并搅拌30至35分钟后静置20至25小时后得到制品。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高绝缘聚乙烯材料,挤出性和成缆性好,可用于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层或护套层;本专利技术的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排除了传统熔融造粒工艺加工温度过高,容易形成预交联的隐患,解决了吸收法改性扩散分布不均匀,制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文档编号C08K5/13GK102850636SQ20121038193公开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绝缘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70至80℃的温度下将聚乙烯树脂预热10至15分钟;(2)?对预热的聚乙烯树脂进行去杂质处理;(3)?保持70至80℃的温度,并向加热的聚乙烯树脂中添加过氧化物交联剂和多元复配抗氧剂,并搅拌30至35分钟后静置20至25小时后得到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兴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