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269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内导体的外围为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围为屏蔽层,屏蔽层的外围为外护套;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屏蔽层由10根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同轴电缆在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前提下,满足具有高阻抗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的特性阻抗是电缆中传送波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之比,如果电缆承载的是射频信号,电缆的特性阻抗还等于电缆上的电压和导线中的电流之比。特性阻抗又称“特征阻抗”,它不是直流电阻,属于长线传输中的概念。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导体内、外直径大小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而与工作频率传输线所接的射频器件以及传输线长短无关。也就是说,射频传输线各处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是一定的,特征阻抗是不变的。同轴电缆使用的目的不同,内导体和外导体的最佳尺寸比例也不同,因而电缆的特性阻抗也不相同。信号源的输出阻抗、电缆特性阻抗和负载输入阻抗之间如果存在失配的话,将存在反射,并完全由电缆长度决定(反射的状态)。此外如果电缆被非正常使用,如挤压,打结,或者连接器的安装不正确,会产生反射,造成功率损失。更有甚者,如果是大功率向电缆输出(比如无线广播台),反射功率可能会损坏功率源设备,所以必须小心防范阻抗失配问题。首先驱动电缆电源的输出阻抗,必须和电缆的特性阻抗相等,这样才能使所有输出的功率进入传输电缆,避免从电缆的输入端反射回入源。其次,应该使电缆输出端负荷设备的输入阻抗和电缆的特性阻抗相同,这样所有功率进入了负载设备,而不会被负载反射回电缆。现有技术中同轴电缆使用的最典型阻抗值为50欧姆和75欧姆,50欧姆同轴电缆是使用中最常见的,而典型阻抗值并不能满足对阻抗有特殊要求的信号传输,在驱动电缆电源的输出阻抗比较高的情况下,就需要用对应的高阻抗同轴电缆来进行传输,而现有同轴电缆不能满足高阻抗的要求。技术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可以使同轴电缆满足在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前提下,具有高阻抗的要求。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的外围为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为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围为所述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所述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所述屏蔽层由10根所述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内导体的节距为35~40mm。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屏蔽层的节距为67~72mm。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为采用物理发泡原理发泡形成的绝缘层。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的外径为15.8mm~16.2mm。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7.5~7.8mm。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护套为聚氯乙烯护套。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护套的厚度为1.2~1.5mm。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护套的外径为19.6~20.0mm。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高阻抗同轴电缆的耐压值为15kv/min。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内导体的外围为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围为屏蔽层,屏蔽层的外围为外护套;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屏蔽层由10根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本技术可以使同轴电缆在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前提下,满足具有高阻抗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示意图。附图标记:1-内导体;2-绝缘层;3-屏蔽层;4-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针对现有技术中同轴电缆不能满足高阻抗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内导体的外围为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围为屏蔽层,屏蔽层的外围为外护套;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屏蔽层由10根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从而可以使同轴电缆在具有良好传输性能的前提下,满足具有高阻抗的要求。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示意图。参照图1,高阻抗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和外护套4;所述内导体1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所述内导体1的外径为1.3mm;所述屏蔽层3由10根所述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3的外径为16.6mm~17.6mm;所述绝缘层2为聚乙烯绝缘层。具体地,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导体内、外直径大小及导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同轴电缆使用的目的不同,内导体和屏蔽层(外导体)的最佳尺寸比例也不同,因而电缆的特性阻抗也不相同。选择合适的内导体1直径、屏蔽层3(外导体)直径以及绝缘层2的绝缘介质,可以决定特性阻抗的大小。本实施例中可以满足特性阻抗为120欧姆。根据本技术的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内导体1的节距为35~40mm。具体地,在电缆成缆的的过程中,每根软铜单线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当软铜单线旋转一周时,软铜单线延轴向前的直线距离就是电缆节距。节距越小,软铜单线在弯曲时的变形越小,电缆的柔韧性越好。根据本技术的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屏蔽层3的节距为67~72mm。根据本技术的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绝缘层2为采用物理发泡原理发泡形成的绝缘层。具体地,绝缘层2采用发泡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采用聚乙烯作为绝缘层,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热好、负载能力强、不熔化、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等优点。泡沫绝缘是通信电缆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的外围为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为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围为所述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所述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所述屏蔽层由10根所述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的外围为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围为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围为所述外护套;所述内导体由32根软铜单线绞合而成,所述软铜单线的直径为0.2mm,所述内导体的外径为1.3mm;所述屏蔽层由10根所述软铜单线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的外径为16.6mm~17.6mm;所述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节距为35~4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节距为67~7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抗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子元郭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朗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