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带包装用外护圈的成型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材经热轧或冷轧后得到厚度较薄的薄板,如常用的1.0、1.2、1.5mm等的热轧板;为了运输方便,都是将一定长度的薄板一层一层的叠加在一起,形成圆形(圆柱状)的钢带,该种钢带的外径较大,重量较重,其内留有吊运孔,吊运孔的直径通常为几十厘米。由于重量较重,而单层薄板很薄,在吊运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薄板很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其内外边缘更容易受到损伤,轻则在其边缘形成绉折、凹陷等,重则使其形成裂纹甚至断裂等而形成废品。故在运输钢带时,都需要在其内、外边缘上设置起防护作用的内护圈或外护圈,以保护钢带在吊运过程、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伤。常用的制造外护圈的成型装置比较多,但其不足主要有如下二点1、设备比较复杂,导致设备成本较高,一般都在十万元以上,且生产效率不高;2、设备故障率较高,维修、保养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钢带外护圈制造装置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钢带包装用外护圈成型制造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钢带包装用外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机架和传动轴;其改 ...
【技术保护点】
钢带包装用外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机架(3)和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碾压轮(5)安装在传动轴(4)上,碾压轮(5)的制造加工面设有碾压齿(8);在所述机架(3)上设有导向轮(6)和进料台(7),进料台(7)设在碾压轮(5)的下方,进料台(7)与碾压轮(5)之间留有间隙,导向轮(6)设置在碾压轮(5)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带包装用外护圈成型制造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机架(3)和传动轴(4),其特征在于碾压轮(5)安装在传动轴(4)上,碾压轮(5)的制造加工面设有碾压齿(8);在所述机架(3)上设有导向轮(6)和进料台(7),进料台(7)设在碾压轮(5)的下方,进料台(7)与碾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长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