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光扩散效果的反射膜制备方法,将流化处理后的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内干燥,对聚酯切片经熔体管、粗过滤器、计量泵和精过滤器送至T型模头挤出厚片,将制得的厚片经进行纵向拉伸形成聚酯薄膜片,将含有光扩散剂的粘合剂均匀涂覆在纵向拉伸后的聚酯薄膜片两面进行横向拉伸,然后在进行热定型和涂覆层进行烘干固化处理,再经风冷冷却收卷制得反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制造成本,反射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反射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属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中的反射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器反射板、投影用投影屏、面状光源部件和照明用反射板领域中都大量使用了反射膜。例如,在液晶显示器反射板中,从装置的大画面化以及显示性能的高度化得要求看,为了将尽可能多的光提供给液晶显示器以提高背光源的性能,要求高反射性的反射膜。·作为反射膜,材料一般为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通过添加无机物填充物粒子或不相容聚合物粒子,并将其拉伸制膜。在拉伸时,不相容聚合物粒子或无机粒子与聚酯之间形成微细气泡,这些微细气泡可以起到光散射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制得的完全白色化、高反射率的反射膜。另外,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中,需要将点光源或线光源雾化成均匀的面光源。因此,反射膜不仅需要很高的反射率,还要尽可能的将入射光线以漫反射的形式反射出去,以提高液晶显示器面板的辉度并控制亮度的均匀。这就要求反射膜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扩散作用。目前对于反射膜的制作,一种是以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为主料并添加无机物填充物粒子或不相容聚合物粒子,经熔融挤出、过滤和铸片,而该铸片为三层膜片,对三层膜片进行纵向或横向拉伸,制得反射膜。这种反射膜中部的原料中需要加入较多的无机物填充物粒子或不相容聚合物粒子,因此无法兼顾薄膜片的强度及提高反射性的问题。为此,一些反射膜是先将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酯经熔融挤出、过滤和铸片,对厚片进行纵向或横向拉伸后形成薄膜片,再将反射率高的材料涂覆在薄膜片两面。由于聚酯膜片的总厚度控制在O. 25mm以下,因此在涂覆过程中,需要较好的控制聚酯膜片运行时的张カ以及涂覆力,否则易造成薄膜片在运行涂覆过程中因张カ不均匀,一方面薄膜片成品率不降,另ー方面也会造成涂层的不均匀而影响反射效果。再则,这种加工方法,对薄膜片加工エ艺要求较高,由于增加了エ艺流程,会増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制造成本,能兼顾薄膜片的机械强度及反射率的。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I)、将聚酯切片送入投料仓,经过金属检测器去除金属异物后送入流化床内,流化床温度控制在180 ± 5°C,对聚酯切片进行流化处理;(2)、将流化处理后的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内,干燥塔温度控制在160±10°C,对聚酷切片干燥4-6小吋;(3)、将干燥后的聚酯切片送至挤出机内在270-290°C温度熔融,熔体经熔体管、粗过滤器、计量泵和精过滤器送至T型模头;(4)、熔体从T型模头挤出形成厚片,挤出厚片时的T型模头温度控制在280 295°C,用温度在14-20°C的铸片辊和冷风对厚片进行冷却铸片,铸片辊的速度控制在9. 9m/min± I ; (5)、将制得的厚片经60 80°C温度的辊筒进行预热,进入110 150°C的红外线加热器内进行加热,并以O. 2m/s I. lm/s的线速度、3. 2 4. 5 I的纵向拉伸倍率下进行纵向拉伸形成聚酯薄膜片,聚酯薄膜片纵向拉伸时间小于O. 5s ;出)、将含有光扩散剂的粘合剂均匀涂覆在纵向拉伸后的聚酯薄膜片两面,将聚酯薄膜片送入加热箱内以100 150°C的温度下进行预热,时间控制在10 60s,再在110 160°C的温度、4. 5 5. O : I的横向拉伸倍率下进行横向拉伸,时间控制在10 60s,然后在190 230°C的条件下进行热定型和涂覆层进行烘干固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0 60s,再经风冷冷却收卷制得反射膜。本专利技术先将聚酯薄膜片进行纵向拉伸后,并在横向拉伸前将含有光扩散剂的粘合剂均匀涂覆在纵向拉伸后的聚酯薄膜片两面,在聚酯薄膜片的横拉伸过程中使涂覆层均匀散开并通过经干燥固化处理而紧密结合在聚酯薄膜片两面,本专利技术将涂覆层随聚酯薄膜片横向伸延过程中进行干燥固化,能确保涂覆层随聚酷薄膜片的变形而均匀可靠地附着在聚酷薄膜片表面,解决了在涂覆エ艺过程中因薄膜片张カ不均而造成涂覆不均的问题,使聚酷薄膜片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同时也提高产品得率降,減少了エ艺流程,而降低制造本成。本专利技术以聚酯薄膜片作为基材,能满足薄膜片的机械强度要求,同时通过聚酯薄膜片两面的涂覆层,使反射膜能尽可能的将入射光线以漫反射的形式反射出去,使反射膜具有优异的光反射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图I是本专利技术对各反射膜进行测试后反射率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按以下步骤进行,(I)、将聚酯切片送入投料仓,经过金属检测器去除金属异物后送入流化床内,流化床温度控制在180±5°C,对聚酯切片进行流化处理,如流化床温度可控制在175°C,最好在 180±2°C,(2)、将流化处理后的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内,干燥塔温度控制在160±10°C,对聚酷切片干燥4-6小时,最好,燥塔温度控制在160±5°C,对聚酯切片干燥时间控制在4. 5-5小吋,(3)、将干燥后的聚酯切片送至挤出机内在270-290°C温度熔融,熔体经熔体管、粗过滤器、计量泵和精过滤器送至T型模头,该温度最好控制在275-285°C,(4)、熔体从T型模头挤出形成厚片,挤出厚片时的T型模头温度控制在280 295°C,用温度在14-20°C的铸片辊和冷风对厚片进行冷却铸片,铸片辊的速度控制在9. 9m/min±lm/min,挤出厚片时的T型模头温度最好控制在285 290°C,铸片温度在15_18°C,且铸片親的速度控制在9. 9m/min±0. 6m/min,(5)、将制得的厚片经60 80°C温度的辊筒进行预热,进入110 150°C的红外线加热器内进行加热,并以O. 2m/s I. lm/s的线速度、3. 2 4. 5 I的纵向拉伸倍率下进行纵向拉伸形成聚酯薄膜片,聚酯薄膜片纵向拉伸时间小于O. 5s,最好厚片经70 75°C温度的棍筒进行预热,进入130 140 °C的红外线加热器内进行加热,并以O. 5m/s O. 8m/s的线速度、3. 5 3. 8 I的纵向拉伸倍率下进行纵向拉伸形成聚酯薄膜片,出)、将含有光扩散剂的粘合剂均匀涂覆在纵向拉伸后的聚酯薄膜片两面,将聚酯薄膜片送入加热箱内以100 150°C的温度下进行预热,时间控制在10 60s,再在110 160°C的温度、4. 5 5. O : I的横向拉伸倍率下进行横向拉伸,时间控制在10 60s,然后在190 230°C的条件下进行热定型和涂覆层进行烘干固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0 60s,再经风冷冷却收卷制得反射膜,最好聚酷薄膜片在加热箱内以130 150°C的温度下进行预热,时间控制在40 50s,再在120 150°C的温度、4. 7 4. 8 I的横向拉伸倍率下进行横向拉伸,时间控制在30 50s,然后在210 220°C的条件下进行热定型和涂覆层进行烘干固化处理,处理时间为40 50s,制得的涂覆层相对于500 650nm波段的光反射率在95%以上,因此反射膜表面对入射光线具有更好的光扩散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现有的聚酯切片,或该聚酯切片内加入少量的抗静电剂,该抗静电剂与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的质量份数比O. 5 10 100,而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具有光扩散效果的反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聚酯切片送入投料仓,经过金属检测器去除金属异物后送入流化床内,流化床温度控制在180±5℃,对聚酯切片进行流化处理;(2)、将流化处理后的聚酯切片送入干燥塔内,干燥塔温度控制在160±10℃,对聚酯切片干燥4?6小时;(3)、将干燥后的聚酯切片送至挤出机内在270?290℃温度熔融,熔体经熔体管、粗过滤器、计量泵和精过滤器送至T型模头;(4)、熔体从T型模头挤出形成厚片,挤出厚片时的T型模头温度控制在280~295℃,用温度在14?20℃的铸片辊和冷风对厚片进行冷却铸片,铸片辊的速度控制在9.9m/min±1m/min;(5)、将制得的厚片经60~80℃温度的辊筒进行预热,再进入110~150℃的红外线加热器内进行加热,并以0.2m/s~1.1m/s的线速度、3.2~4.5∶1的纵向拉伸倍率下进行纵向拉伸形成聚酯薄膜片,聚酯薄膜片的纵向拉伸时间小于0.5s;(6)、将含有光扩散剂的粘合剂均匀涂覆在纵向拉伸后的聚酯薄膜片两面,将聚酯薄膜片送入加热箱内以100~150℃的温度下进行预热,时间控制在10~60s,再在110~160℃的温度、4.5~5.0∶1的横向拉伸倍率下进行横向拉伸,时间控制在10~60s,然后在190~230℃的条件下进行热定型和涂覆层进行烘干固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0~60s,再经风冷冷却收卷制得反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勤学,顾洪林,周涵俊,秦志凤,刘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