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和摄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861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蜗杆、电机、齿轮组、上盖、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固定在支架内,该支架的一侧的端面设有齿纹;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支架的支架槽,该支架槽底面中部设有底座透窗,底座上还设有槽位;蜗杆、电机及齿轮组容置于槽位中,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蜗杆与齿轮组啮合,齿轮组与支架齿纹啮合;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上盖与底座透窗的对应设有上盖透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滤光片切换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可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与所述底座透窗相对应,实现了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采取不同滤光的方案,满足了在复杂光线环境依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防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和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ー些特殊场合安防的需要,经常要实现24小时持续监控,但昼夜的交換使得光线反差较大,现有的监控设备为了能够同时满足白天和夜间都能够拍摄到较为清晰的图像,通常采用加装滤光片来平衡昼夜的光強度差,以牺牲白天图像的清晰度来换取夜间拍摄图像的清晰度,以满足24小时持续监控,但这样使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所拍摄图像的清晰度都不高,无法满足较高标准的安防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g在实现双滤光片间的切换以满足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摄像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蜗杆、电机、齿轮组、上盖以及大小相同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且固定在呈框体设置所述支架内,该支架的ー侧的端面设有齿纹;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且可使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槽,该支架槽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滤光片或第二滤光片适配的底座透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的槽位;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槽位中,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且该蜗杆与齿轮组啮合,该齿轮组与所述支架的齿纹啮合;所述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上盖与所述底座透窗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透窗适配的上盖透窗。优选地,所述第一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650nm,所述第二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850nmo优选地,所述支架槽的宽度与所述支架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支架槽的长度为所述支架长度的I. 5倍。优选地,所述上盖与底座螺接和/或卡扣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摄像设备,包括双滤光片切換装置,该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蜗杆、电机、齿轮组、上盖以及大小相同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且固定在呈框体设置所述支架内,该支架的ー侧的端面设有齿纹;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且可使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槽,该支架槽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滤光片或第二滤光片适配的底座透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的槽位;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槽位中,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且该蜗杆与齿轮组啮合,该齿轮组与所述支架的齿纹啮合;所述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上盖与所述底座透窗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透窗适配的上盖透窗。本技术的双滤光片切換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可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与所述底座透窗相对应,实现了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采取不同滤光的方案,满足了在复杂光线环境依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的要求。若将电机与光敏电阻连接,由光敏电阻根据环境光线控制电机的工作,进而控制滤光方案的切換,可使得双滤光片切換装置及摄像设备更加智能化。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換装置中底座与上盖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ー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參照图I至图3,图I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換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滤光片切換装置中底座与上盖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包括底座10、支架20、蜗杆30、电机40、齿轮组50、上盖70以及大小相同的第一滤光片61和第二滤光片62,其中,支架20呈框体设置、用于固定第一滤光片61和第二滤光片62,第一滤光片61和第二滤光片62固定在支架20后,第一滤光片61和第二滤光片62固定在支架20位于同一平面。该支架20的ー侧的端面设有齿纹21,该齿纹21沿支架20的厚度方向布满支架20的一侧的端面。底座10上设有用于容置支架20的支架槽11,该支架槽11的宽度与支架20的宽度适配,该支架槽11的长度不小干支架20的长度的I. 5倍。在支架槽11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与第一滤光片61或第二滤光片62大小适配的底座透窗12。底座10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蜗杆30、电机40及齿轮组50的槽位13。蜗杆30的一端连接电机40。将支架20装配到支架槽11内,同时将蜗杆30、电机40及齿轮组50装配到槽位13内后,蜗杆30与齿轮组50啮合,该齿轮组50与支架20的齿纹21啮合,当电机40转动蜗杆30,使蜗杆30齿动齿轮组50,齿轮组50可使支架20在支架槽11内沿支架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第一滤光片61对应底座透窗12或第二滤光片62对应底座透窗12。上盖70与底座10固定连接,在上盖70与底座透窗12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透窗12适配的上盖透窗71。双滤光片切换装置通过电机40驱动,可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第一滤光片61和第二滤光片62与所述底座透窗12相对应,实现了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采取不同滤光的方案,满足了在复杂光线环境依然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的要求。若将电机40与光敏电阻连接,由光敏电阻根据环境光线控制电机40的工作,进而控制滤光方案的切換,可使得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及摄像设备更加智能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滤光片61的滤光波长为650nm,第二滤光片62的滤光波长为 850nm。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架槽11的宽度与支架20的宽度相适配,支架槽11的长度优选为支架20长度的I. 5倍。在上述实施例中,上盖70与底座10的对应位置设有通孔,通过螺钉与螺母配合螺接将上盖70与底座10固定连接和/或在上盖70与底座10的对应位置设有扣钩与扣台, 通过扣钩与扣台卡扣连接,将上盖70与底座10固定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包括双滤光片切換装置,该双滤光片切换装置的具体结构參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蜗杆、电机、齿轮组、上盖以及大小相同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 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且固定在呈框体设置所述支架内,该支架的ー侧的端面设有齿纹; 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且可使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槽,该支架槽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滤光片或第二滤光片适配的底座透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的槽位; 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槽位中,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且该蜗杆与齿轮组啮合,该齿轮组与所述支架的齿纹啮合; 所述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上盖与所述底座透窗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透窗适配的上盖透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滤光片切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650nm,所述第二滤光片的滤光波长为850n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滤光片切換装置,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蜗杆、电机、齿轮组、上盖以及大小相同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且固定在呈框体设置所述支架内,该支架的一侧的端面设有齿纹;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架,且可使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支架槽,该支架槽底面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滤光片或第二滤光片适配的底座透窗,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的槽位;所述蜗杆、电机及齿轮组容置于所述槽位中,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且该蜗杆与齿轮组啮合,该齿轮组与所述支架的齿纹啮合;所述上盖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上盖与所述底座透窗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透窗适配的上盖透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达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