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祯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74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相对的左右两个侧壁和后壁上砌筑有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的下方设有功能风室,所述多功能模块上具有多个通风孔道,所述功能风室的顶端和多功能模块的通风孔道相连通,底端通过功能风管和闸板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可使燃料高效燃烧、显著提高燃煤利用率和锅炉运行热效率,在节约燃料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窑炉,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煤窑炉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等多项优点,但由于其自身结构上的缺陷,使得燃料燃烧不充分,不完全,从而导致燃煤窑炉热效率低,大量可燃物没有燃烧就被排放掉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燃料,同时也给大气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燃煤窑炉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相对的左右两个侧壁和后壁上砌筑有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的下方设有功能风室,所述多功能模块上具有多个通风孔道,所述功能风室的顶端和多功能模块的通风孔道相连通,底端通过功能风管和闸板门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通风孔道直径的大小为5 50mm。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模块内部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且彼此相互垂直的横向通风孔道和竖向通风孔道。进一步,所述多功能模块由矾土水泥、高铝矾土骨料和固体助燃剂以1:2:1的重量比预制而成。进一步,所述固体助燃剂包括19%的金红石、10%的氧化镁、11%的氢氧化镁、13%的碳酸钙、14%的氧化钙、9%的二氧化镁、11%的碳酸镁和13%的四氧化三锰。进一步,所述闸板门设于炉膛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可使燃料高效燃烧、显著提高燃煤利用率和燃煤窑炉运行热效率,在节约燃料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的俯视图;图2为图I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和2所示,所述窑炉包括加热室I、炉膛3、炉排4和弧形拱顶,炉膛3位于加热室的下方,炉膛3的上部为弧形拱顶,下部为炉排4,在炉排4下部具有一次风室5和积灰坑6,一次风室5连接有一次风管9,一次风管9连接有鼓风机。从鼓风机11来的一次风源通过一次风管9进入一次风室5给燃料供氧。在炉膛3的前壁上设有炉门8,在炉膛3的左右两侧壁和后壁上砌筑有多功能模块2。在多功能模块2的下方设有功能风室7,功能风室7通过功能风管与闸板门10连接,闸板门10用以控制功能风量的大小。如图3所示,所述多功能模块2内部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且彼此相互垂直的横向通风孔道16和竖向通风孔道15。竖向通风孔道15贯通模块上表面14和下表面,横向通风孔道16贯通模块的两个端表面13,并且横向通风孔道16和竖向通风孔道15之间彼此相互连通。作为优选方案,处于与侧面17平行的同一剖面上的竖向通风孔道15和横向通风孔道16在模块2内彼此相互连通,处于不同剖面上的通风孔道之间不连通,此时,模块2的侧面17为封闭表面,不会有通风孔道出口。所述多功能模块由矾土水泥、高铝矾土骨料和固体助燃剂以1:2:1的重量比预制而成,所述固体助燃剂包括19%的金红石、10%的氧化 镁、11%的氢氧化镁、13%的碳酸钙、14%的氧化钙、9%的二氧化镁、11%的碳酸镁和13%的四氧化二猛。多功能模块2的外形尺寸,可根据不同炉型来决定。其长度尺寸为200 500mm,高度一般为400 1500mm,厚度尺寸为100 200mm。常用的尺寸有250X500X150、400X500X 150,550X310X 150,700X390X 190 或 1000X210X190。优选地,横向通风孔道5排数为两排,上下各一排,每排通风孔道数量为3 6个;竖向通风孔道4排数为两排,每排通风孔道数量为3 6个,通风孔道的直径大小一般为5 50_。在功能风的作用下,多功能模块2中的众多通风孔道形成呼吸作用,下排通风孔道吸,上排通风孔道呼,这样以来,在高温的多功能模块内就形成多个小燃烧器,将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微粒和可燃气体吸入通风孔道,进行二次燃烧。多功能模块2的温度高于原筑炉材料的温度,在炉膛3中砌有多功能模块的两侧壁与后壁形成三面强烈的热辐射,使由炉门8进入炉膛的新煤快速着火燃烧,为燃煤的高效燃烧打下了良好基础。横向功能风沿与一次风主气流相垂直的方向吹进炉膛3,使一次风主气流的流动方式由直流变为紊流,从而延长了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为完全燃烧提供了条件。功能风通过调节进入炉膛,补充了需要的新鲜氧气,大大改善了主燃区缺氧的状况,使燃煤的燃烧反应更加剧烈。综合以上功能作用,安装了多功能模块和设置了功能风后,在炉膛内改善了热动力场,炉膛温度提高,可燃物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变长,补充了足够的助燃新鲜氧气,这些为煤的高效燃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燃煤在炉膛内得以充分完全的燃烧,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率,提高了燃煤窑炉加热室的温度,提高了燃烧热效率。同时由于可燃物在炉膛内都充分烧掉了,烟气中没有了炭黑粒子,烟囱排放时就不再冒黑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从积灰坑中清除的灰渣可燃物大大减少。本技术是在原有燃煤窑炉炉膛内对其两侧壁及后壁进行技术改造,因此结构简单,改造方便,成本低。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改造后炉膛内形成一种全新的燃烧环境和动力条件,煤的燃烧发生了以下变化强化了炉壁内衬的热辐射,根据四次方定律,即辐射体辐射热量与辐射体自身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从而提高了炉温;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即燃烧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关系定律,燃烧环境的温度每升高10°C,燃烧物的燃烧速度加快I 2倍,炉温升高从而加快了煤的反应速度;多功能模块的呼吸、吸附功能,使未燃烬的可燃物形成二次燃烧;横向功能风吹入一次风主气流,使一次风主气流的流动形式由直流变为了紊流,延长了可燃物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功能风的吹入给缺氧的主燃区补充了新氧,改善了主燃区 缺氧状态;由于多功能模块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存在,激化了煤在燃烧中产生的燃烧因子的活性,形成剧烈的高效燃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时作用营造了燃煤窑炉高效燃烧和实现燃烬的条件,使燃料得以充分、完全的燃烧,从而达到节约燃煤和减少排放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包括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相对的左右两个侧壁和后壁上砌筑有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的下方设有功能风室,所述多功能模块上具有多个通风孔道,所述功能风室的顶端和多功能模块的通风孔道相连通,底端通过功能风管和闸板门相连,所述多功能模块由矾土水泥、高铝矾土骨料和固体助燃剂以1:2:1的重量比预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道直径的大小为5 50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模块内部设置有彼此相互连通且彼此相互垂直的横向通风孔道和竖向通风孔道。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助燃齐抱括19%的金红石、10%的氧化镁、11%的氢氧化镁、13%的碳酸钙、14%的氧化钙、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燃煤窑炉,包括炉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相对的左右两个侧壁和后壁上砌筑有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的下方设有功能风室,所述多功能模块上具有多个通风孔道,所述功能风室的顶端和多功能模块的通风孔道相连通,底端通过功能风管和闸板门相连,所述多功能模块由矾土水泥、高铝矾土骨料和固体助燃剂以1:2:1的重量比预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祯王方洁崔翠李亮王磊刘东欢付佳欢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