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涉及一种把手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把手复位装置多种多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把手复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好,易与生产且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把手复位装置,包括把手I、锁面2、蜗簧3、转圈4 ;把手I、蜗簧3、转圈4同心装配在锁面2上的孔23内,可绕同一中心轴旋转;转圈4上设有第三挡边41、第四挡边42 ;锁面2上设有第一挡边21、第二挡边22,蜗簧3上设有第一触角31、第二触角32,第一触角31与第一挡边21相抵,第二触角32与第二挡边22相抵。所述把手I上设有凹槽,转圈4上设有凸块,转圈4上的凸块嵌入把手I上的凹槽中,形成把手I和转圈4的嵌合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把手和转圈形成的嵌合结构,利用蜗簧的回弹力作用,实现把手的复位装置;这种结构更为简单,方便使用,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门锁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门锁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门锁的初始位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门锁上抬把手(未安装转圈)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复位装置,包括把手(1)、锁面(2)、蜗簧(3)、转圈(4);把手(1)、蜗簧(3)、转圈(4)同心装配在锁面(2)上的孔(23)内,可绕同一中心轴旋转;转圈(4)上设有第三挡边(41)、第四挡边(42);锁面(2)上设有第一挡边(21)、第二挡边(22),蜗簧(3)上设有第一触角(31)、第二触角(32),第一触角(31)与第一挡边(21)相抵,第二触角(32)与第二挡边(22)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