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278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在环氧树脂生产线中的反应釜与造粒机之间设置混合釜,使得生产的环氧树脂质量均匀,保证了环氧树脂成品的质量均一性。同时,增设的混合釜将各反应釜中的环氧树脂集中在一起,集中进行造粒,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环氧树脂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环氧树脂的生产采用多个反应釜,经各个反应釜生产得到的环氧树脂的产量较低,不便于造粒机造粒。另外,每个反应釜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质量不均一的产品不能用于对环氧树脂的质量要求高的场合,因此,给客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造粒且能改善产品质量均一性的环氧树脂生产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和造粒机之间设置有混合釜,所述混合釜的进料ロ与多个反应釜的出料ロ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混合釜的出料ロ与造粒机相连。上述环氧树脂生产系统,通过在环氧树脂生产线中的反应釜与造粒机之间设置混合釜,使得生产的环氧树脂质量均匀,保证了环氧树脂成品的质量均一性。另外,由于增设了混合釜,各反应釜中的环氧树脂集中在一起,集中进行造粒,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的,本技术的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之间设置有混合釜30,混合釜30的进料ロ与多个反应釜10的出料ロ之间通过管道40连接,混合釜30的出料ロ与造粒机20相连。这样的生产系统,通过在环氧树脂生产线中的反应釜10与造粒机20之间设置有混合釜30,这样各反应釜10中生产得到的环氧树脂通过在混合釜30中搅拌混合,使得质量均匀,从而改善了环氧树脂成品的质量均一性。另外,由于增设了混合釜30,各反应釜10中的环氧树脂可以在混合釜30中集中,这样就可以集中进行造粒,无需为每台反应釜10配备独立的造粒机20,节约了设备成本,也减少了造粒エ序的能耗。所述的反应釜10、混合釜30与造粒机20实际布置时在垂直方向上位差依次递减。生产过程中,打开反应釜10上的阀门开关进行放料,反应釜10中搅拌状态下的环氧树脂下落到混合釜30中,搅拌混合均匀后,打开混合釜30上的阀门开关,环氧树脂则顺利下落到造粒机进行造粒。这种设置便于环氧树脂从反应釜转移到混合釜再到造粒机,节省了物料转移过程中的能耗。所述混合釜30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釜10中的环氧树脂集中到混合釜30的过程中,启动搅拌装置,可对其中的环氧树脂进行搅拌混合,这样搅拌后的环氧树脂质量较均一,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环氧树脂成品的质量。所述管道40为保温管,将反应釜10与混合釜30之间的管道40设置成保温管,是由于反应釜10中生产得到的环氧树脂有一定的粘稠性,所以在 下料的时候,容易粘在管道壁上,长时间会堵塞管道,因此将管道40设置成保温管,这样下料的过程中可避免环氧树脂堵塞管道,从而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之间设置有混合釜(30),所述混合釜(30)的进料ロ与多个反应釜(10)的出料ロ之间通过管道(40)连接,所述混合釜(30)的出料ロ与造粒机(20)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反应釜(10)、混合釜(30)与造粒机(20)在垂直方向上位差依次递减。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釜(30)中设置有搅拌装置。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40)为保温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在环氧树脂生产线中的反应釜与造粒机之间设置混合釜,使得生产的环氧树脂质量均匀,保证了环氧树脂成品的质量均一性。同时,增设的混合釜将各反应釜中的环氧树脂集中在一起,集中进行造粒,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08G59/00GK202626072SQ20122028387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新宝, 程振朔, 洪华, 周孜 申请人: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 安徽新远化工有限公司, 连云港致远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树脂生产系统,包括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0)和造粒机(20)之间设置有混合釜(30),所述混合釜(30)的进料口与多个反应釜(10)的出料口之间通过管道(40)连接,所述混合釜(30)的出料口与造粒机(2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宝程振朔洪华周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新远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致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