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619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托架本体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在所述托架本体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台阶翻边或前侧“U”形翻边,在所述托架本体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台阶翻边或后侧“U”形翻边;托架本体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托架本体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托架两侧加强结构由原来的竖直翻边改为台阶翻边,所以显著提高了托架的强度;由于托架两侧的台阶翻边加强结构与托架本体之间采用两段圆弧过渡连接,所以避免了应力集中;由于不需在托架本体的弯曲处开工艺缺口,提高了托架的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ー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散热系统中的水箱先通过两个橡胶套分别与两个水箱上托架相连,然后再分别与两个水箱安装托架用螺栓连接;两个水箱安装托架通过两个焊接面焊接在前上构件横梁上。由于水箱与车身之间采用的是柔性连接(橡胶套连接),其上部与车身支架的连接受力就非常复杂,不仅有前后方向的受力,甚至在汽车转弯时会受到横向力或扭转カ的作用,这就对水箱的上部安装托架的设计提高了要求。传统水箱上部安装托架采用的L型支架,两侧加竖直翻边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水箱安装托架在耐疲劳性较差,在拐弯处极易出现应カ集中,出现疲劳断裂,从而使整车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计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強度显著提高,能够避免出现应カ集中,在减小托架回弹的同吋,提高托架的耐疲劳性能。本技术所述的ー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包括托架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托架本体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在所述托架本体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加强结构,在所述托架本体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加强结构。所述的ー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所述托架本体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所述托架本体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进ー步,所述前侧加强结构为前侧台阶翻边或前侧“U”形翻边,所述后侧加强结构为后侧台阶翻边或后侧“U”形翻边。进ー步,在托架本体的右侧面下部设有水箱安装防转孔和水箱安装焊接螺母。本技术应用于汽车水箱的安装吋,与现有的竖翻边水箱安装托架完全一祥,不同之处在于水箱安装托架的结构改迸,而不在于装配方式上。本技术现有的竖直翻边的加强结构优化为台阶翻边或“U”形翻边加强结构,适应性更广,耐劳性更好。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适用于汽车水箱、保险杠等受カ比较大,还能够适用于比较复杂的零件的安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托架两侧加强结构由原来的竖直翻边改为台阶翻边,所以显著提高了托架的強度;(2)由于托架两侧的台阶翻边加强结构与托架本体之间采用两段圆弧过渡连接,所以避免了应カ集中;(3)由于不需在托架本体的弯曲处开エ艺缺ロ,提高了托架的強度;(4)由于托架本体两侧台阶翻边可以衍生扩展为“U”形翻边,所以耐疲劳性远好于传统竖直翻边,适应更高强度的安装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两个汽车水箱安装托架与水箱托架、橡胶套以及水箱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汽车水箱安装托架(设有竖翻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4为本技术的横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设有的“U”形翻边的横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托架本体3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托架本体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3 - 2,所述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3 -4,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在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下部设有水箱安装防转孔3 - 5和水箱安装焊接螺母3 - 6。在所述托架本体3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加强结构3 - 3,本例为前侧台阶翻边,在所述托架本体3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加强结构3 -1,本例为后侧台阶翻边。实施例二 参见图3和图5所示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托架本体3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托架本体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3 - 2,所述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3 -4,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在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下部设有水箱安装防转孔3 — 5和水箱安装焊接螺母3 — 6。在所述托架本体3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加强结构3 - 3,本例为前侧“U”形翻边,在所述托架本体3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加强结构3 -1,本例为后侧“U”形翻边。参见图I,现有的汽车水箱I 一 5先通过两个橡胶套1-4分别与两个水箱上托架1-3相连,然后再分别与两个汽车水箱安装托架1-2用螺栓连接;两个汽车水箱安装托架通过两个焊接面焊接在前上构件横梁I 一 I上。由于汽车水箱与车身之间采用的是柔性连接,其上部与车身支架的连接受力就非常复杂,不仅有前后方向的受力,甚至在车子转弯时会受到横向甚至是扭转力的作用,这就对水箱的上部安装托架的设计提高了要求。参见图2,现有的汽车水箱上部安装托架采用的L型支架,两侧加竖直翻边的结构;图2中2-1为现有的竖翻边水箱安装托架顶面,2-2为现有的竖翻边加强水箱安装托架加强三角筋;2_3为现有的竖翻边水箱安装托架立面,2-4为现有的竖翻边加强水箱安装托架安装螺母,2-5为现有的竖翻边加强水箱安装托架安装防转孔,2-6为现有的竖翻边加强水箱安装托架的工艺缺口 ;此结构在耐疲劳性方面拐弯处设有工艺缺口 2-6,极易出现应力集中,疲劳损害,支架断裂,从而影响整车的故障。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包括托架本体(3),其特征是所述托架本体(3)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在所述托架本体(3)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加强结构(3 - 3),在所述托架本体(3)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加强结构(3 — Do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特征是所述托架本体(3)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3 - 2),所述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3 - 4),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特征是所述前侧加强结构(3 - 3)为前侧台阶翻边或前侧“U”形翻边,所述后侧加强结构(3 - I)为后侧台阶翻边或后侧“U”形翻边。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其特征是在托架本体(3)的右侧面下部设有水箱安装防转孔(3 - 5)和水箱安装焊接螺母(3 — 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托架本体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在所述托架本体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台阶翻边或前侧“U”形翻边,在所述托架本体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台阶翻边或后侧“U”形翻边;托架本体的顶部平面为第一搭接面托架本体的右侧面上部为第二搭接面,第一搭接面和第二搭接面均与前上构件横梁连接。本技术由于托架两侧加强结构由原来的竖直翻边改为台阶翻边,所以显著提高了托架的强度;由于托架两侧的台阶翻边加强结构与托架本体之间采用两段圆弧过渡连接,所以避免了应力集中;由于不需在托架本体的弯曲处开工艺缺口,提高了托架的强度。文档编号B60K11/02GK202623910SQ2012202638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恒荣, 曾刚, 陈海涛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水箱安装托架,包括托架本体(3),其特征是:所述托架本体(3)为钣金件,断面呈“7”字形,由顶部平面和相连的右侧面构成,顶部平面与右侧面圆弧过渡连接;在所述托架本体(3)前面的边缘设有前侧加强结构(3-3),在所述托架本体(3)后面的边缘设有后侧加强结构(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荣曾刚陈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