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雪松专利>正文

一种带电子标签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51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电子标签的轮胎,包括外胎,该外胎包括胎面层和帘线层;其中,所述的轮胎还包括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设于所述的胎面层上;以及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二电子标签,设在所述的胎面层内至与帘线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胎可借助标签识别技术读取轮胎磨损状况,不受温度、轮胎气压、车辆载荷、路面状况等因素影响,监测方式直观而准确,一般的司乘人员都可以自行进行监测,无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而且,根据电子标签读取结果,可以计算预知轮胎的剩余行驶里程,可以为轮胎更换留出准备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子标签的轮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轮胎,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电子标签的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射频识别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无线射频识另O、标签识别技术,作为电子标签的一种实现方法,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该技 术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操作快捷方便。在轮胎行业已经有案例将电子标签用来对轮胎的制造、销售信息进行溯源,但未见用于轮胎磨损监测显示。轮胎磨损监测和观察已经有了一些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2019009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磨损报废标示的航空轮胎,其中,轮胎的磨损识别由不同颜色的帘线区分,通过目视识别磨损状况。这种方法较为依赖检查人员的经验,并且不能精确可靠地测量轮胎的磨损程度。公开号为CN280725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磨损报警装置,在轮胎橡胶层内设有一层金属层,当轮胎磨损到金属层接触路面时,和金属层串联的感应器发生作用,发出警报,这种方法对轮胎的加工和制造工艺要求复杂,未见应用,并且仅能在轮胎磨损到金属层时做一次报警。公开号CN1019324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车辆轮胎花纹深度的方法,用设置在车辆轮胎中或车辆轮胎上的传感器来确定车辆轮胎花纹深度,这种方法通过传感器监测轮胎的转耗时和轮胎支承持续时间等参数间接计算轮胎的花纹深度,这种方法不能直观地直接监测到轮胎磨损的预警信号,并且会受到轮胎气压以及路面平整程度等多种因素干扰,不同的温度以及负载引起轮胎的弹性形变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不同批次的轮胎在加工制造时花纹深度和预期值的差异也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基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时监测轮胎磨损情况的轮胎,并根据监测的的信息,及时地更换轮胎,以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测轮胎的磨损情况的轮胎,以满足交通工具安全性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电子标签的轮胎,其包括外胎,包括胎面层和帘线层;其中,所述的轮胎还包括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设于所述的胎面层上;以及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二电子标签,设在所述的胎面层与帘线层之间。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中,所述的胎面层包括轮胎花纹,所述的轮胎花纹包括花纹沟和花纹块;其中,所述的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设在所述的花纹块中。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中,在设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的层所在的圆周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电子标签与第二电子标签之间设有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三电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设置所述第三电子标签的层所在的圆周上设有多个第三电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二电子标签与第三电子标签之间设有检测轮胎磨损的第四电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设置所述第四电子标签的层所在圆周上设有多个第四电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与第二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之间的距离、第二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与第三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与第四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的层之间的距离一般在Imm-IOOmm之间。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标签为有源或无源标签。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中带有轮胎身份识别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轮胎身份识别信息包括轮胎的规格、产地等出厂信息;轮胎的销售、使用区域等信息;以及还包括轮胎每次检查之间行驶过的里程和路面状况等信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借助标签识别技术读取轮胎磨损状况,不受温度、轮胎气压、车辆载荷、路面状况等因素影响,监测方式直观而准确。可以通过电子标签实时监测车辆和航空器轮胎的状态。根据电子标签读取结果,可以计算预知轮胎的剩余行驶里程,可以为轮胎更换留出准备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10,包括外胎101,该外胎101包括胎面层110、胎侧面部分120以及帘线层130。其中,所述的轮胎10还包括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140,其设于所述的胎面层110上,以及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二电子标签150,其设在所述的胎面层110与帘线层130之间。进一步,所述的胎面层110包括轮胎花纹,其中所述的轮胎花纹包括花纹沟112和花纹块111 ;其中,所述的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140设在所述的花纹块111中。在设置所述第一电子标签140与第二电子标签150的层所在的圆周上设有多个第一电子标签140和第二电子标签150。例如,可以在同样深度的多个花纹块111中都设有第一电子标签140,例如可以设置5个、6个、7个或更多,这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一般而言,设置的电子标签越多,监测的准确性越高,但考虑到成本,一般5-10个电子标签为最佳。本文所述的设置电子标签的层的圆周是指从胎面层开始计算,由外向里,具有同样深度的轮胎的圆周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电子标签140与第二电子标签150之间设有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三电子标签16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设置所述第三电子标签160的层所在的圆周上设有多个第三 电子标签16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二电子标签150与第三电子标签160之间设有检测轮胎磨损的第四电子标签17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四电子标签170的层所在圆周上设有多个第四电子标签 170。进一步,在所述的电子标签所在的圆周相邻层与相邻层之间的距离在1_-100_之间,较佳的是l_50mm之间,最佳的是l_30mm之间。例如,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轮胎10中,第一电子标签140与第三电子标签160之间的距离为5mm,第三电子标签160与第四电子标签170之间的距离为10mm,第四电子标签170与第二电子标签150之间的距离为5mm。本文的距离这些距离是指设置电子标签所在的层的圆周之间的距离。一般而言,可以根据轮胎胎面层的厚度和将要放入电子标签的层数,来确定电子标签所在圆周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所述的带电子标签的轮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标签为有源或无源标签。借助于外部的读取/写入设备(如读卡器)可以读取轮胎内的标签。本技术所使用的标签可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悉的各种标签,只要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标签中带有轮胎身份识别信息。所述的轮胎身份识别信息包括轮胎出厂信息,例如规格、产地等出厂信息。如图I所示,伴随轮胎的磨损,最外层的第一电子标签140被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电子标签的轮胎,包括:外胎,包括胎面层和帘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还包括: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一电子标签,设于所述的胎面层上;以及检测轮胎磨损的第二电子标签,设在所述的胎面层与帘线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毕雪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