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敏头及热敏打印机。热敏头具备:头基板;发热元件(145),其具有设置在头基板上的带状的发热体(140)、与发热体(140)连接的单独电极(118)及共有电极(114a);虚设元件(145x),其具有发热体(140)、在发热体(140)的延伸方向端部与发热体(140)交叉设置的虚设电极(200),虚设电极(200)在发热体(140)的两侧与配置在发热体(140)周围的共有配线图案(114)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敏头及热敏打印机。
技术介绍
作为打印装置的一种,已知有热敏打印机。热敏打印机具有将发热元件直线性地配置的热敏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配置于热敏头的发热元件利用通电而选择性地发热。并且,该热能与包含于热敏纸的发色剂选择性地反应,从而在热敏纸上打印各种信息。该打印方式被称为热敏发色方式。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9-3928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261957号公报在上述文献所示的具有热敏头的热敏打印机中,在打印时,在热敏头和与热敏头对置配置的被称为压纸卷轴的圆筒状的构件之间夹持热敏纸等打印介质,并使压纸卷轴绕轴旋转,由此进行打印介质的输送并同时进行打印。因此,在热敏头中的与打印介质接触的区域上,始终与打印介质之间发生摩擦,因磨损而劣化。在以往的结构中,若此种劣化不断发展,则设置于热敏头的配线磨损,电流容量下降,由此,可能无法对发热元件供给必要的电力,或断线而无法再继续通电。因此,在热敏打印机中,在长期使用时难以确保打印的可靠性,因而追求部件的长寿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此种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期使用性能也不易下降的热敏头。而且,其目的在于通过具有此种热敏头而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热敏打印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热敏头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发热元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带状的发热电阻体、与所述发热电阻体连接的电极;虚设元件,其具有所述发热电阻体、在所述发热电阻体的延伸方向端部与所述发热电阻体交叉设置的虚设电极,其中,所述虚设电极在所述发热电阻体的两侧与配置在所述发热电阻体周围的共有配线连接。根据该结构,即使因与打印介质的摩擦而使共有配线的厚度(基板的法线方向的高度)减小,由于经由虚设电极而在共有配线中流动的电流导通,因此也能够确保导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配线的磨损引起的电流容量的下降,即使长期使用,性能也不易下降的热敏头。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虚设电极与所述共有配线一体形成。根据该结构,虚设电极与共有配线的连接变得可靠,而且能够在同一工序中制造连接有虚设电极的共有配线,因此制造变得容易。在本技术中,优选的是,具有将所述虚设电极和所述共有配线电连接的连接电极。根据该结构,在制造时能够使虚设电极与共有配线之间产生电位差,因此制造时与其他的发热元件同样地也对虚设元件的发热电阻体通电,能够进行修整处理。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多个发热元件不易产生品质差,且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配线的磨损所引起的电流容量的下降,即使长期使用性能也不易下降的热敏头。另外,本技术的热敏打印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热敏头;与所述热敏头对置设置,在与所述热敏头之间夹持热敏性的打印介质并输送该打印介质的压纸卷轴。根据该结构,由于具备上述的热敏头,因此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的说明图。图2是打印机构部具有的打印部的放大图。图3是热敏头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热敏头的头基板的俯视图。图5是热敏头的头基板的放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I 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敏头及具备该热敏头的热敏打印机。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全部的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附图,而适当改变了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的说明图,是表示热敏打印机100的主要部分即打印机构部300的侧视剖面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打印机构部300具有的打印部70的放大图。如图I所示,打印机构部300具备收容卷筒纸R的主体框架60 ;罩框架10 ;卷筒纸支架30 ;设有本技术的热敏头1,对从卷筒纸支架30拉出的热敏纸S进行打印的打印部70 ;设置在打印部70的送纸方向后方,将被打印后的热敏纸S按照规定的打印单位切断的纸切割部20。热敏纸S具有由通过基料等保持有发色剂的发色层构成的打印面。在热敏打印机100中,热敏纸S以打印面为外表面,作为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R而收纳在内部,并且被依次拉出,同时向打印部70 (热敏头I)输送而被打印。以下,沿着热敏纸S的送纸方向,说明打印机构部300的各构成。主体框架60形成为在上方具有开口部的箱型,在主体框架60上方以覆盖主体框架60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有罩框架10。而且,在主体框架60的内部设有卷筒纸支架30。罩框架10安装成以在主体框架60的上方的一端部设置的支轴68为中心开闭自如。在罩框架10设有在关闭罩框架10时用于避免与卷筒纸R接触的圆弧状的盖部15。该盖部15在改变热敏打印机100的设置角度时,即,例如纵置时,也作为承受卷筒纸R的保持构件发挥功能。卷筒纸支架30由树脂等形成。卷筒纸支架30在中央部具有与卷筒纸R的最大直径相当的大致圆弧状的凹陷,以大致圆弧状的凹陷朝下凸出的方式安装在主体框架60的底部。在如此设置的卷筒纸支架30配置卷筒纸R时,卷筒纸支架30将卷筒纸R保持为旋转自如。同时,主体框架60的内侧的两侧面作为卷筒纸R的侧面引导部发挥功能,限制卷筒纸R的宽度方向的移动。如图2所示,打印部70具备热敏头I ;与热敏头I对置设置,且使热敏纸S与热敏头I密接的压纸卷轴71 ;保持热敏头1,并对热敏头I向压纸卷轴71方向施力的头保持机构77。热敏头I具有设有用于对热敏纸S进行打印的多个发热元件的头基板(基板)110 ;与头基板110密接设置,对积存于头基板110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板106 ;在散热板106的侧面设置的头支承轴102 ;与头基板110连接且输入信号的FPC108。关于热敏头I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压纸卷轴71通过橡胶等弹性构件而形成为圆筒形的辊状,经由压纸卷轴轴承73而由罩框架10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在主体框架60的侧面设有用于驱动压纸卷轴71旋·转的送纸机构(未图示),在关闭了罩框架10的状态下,该送纸机构与压纸卷轴轴承73连接,驱动压纸卷轴71旋转。由此,当压纸卷轴71旋转时,热敏纸S被向输送路径D的下游输送。头保持机构77具有头按压板72和一端固定于头按压板72且另一端与热敏头I的背面抵接的弹簧75,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在形成于主体框架60的切口部62。固定于头按压板72的弹簧75与热敏头I的背面抵接,对热敏头I朝向压纸卷轴71方向施力。由此,热敏头I从打印面SI侧将热敏纸S朝向压纸卷轴71的方向按压。另一方面,压纸卷轴71从背面S2侧将热敏纸S朝向热敏头I的方向按压。由此,热敏纸S被夹持在热敏头I及压纸卷轴71之间。热敏纸S由热敏头I打印,打印后的热敏纸S在压纸卷轴71旋转的作用下,被输送到输送路径D的下游。返回图1,纸切割部20具有可动刃21、与该可动刃21对置设置的固定刃24、覆盖固定刃24的固定刃罩25,且设置于打印后的热敏纸S所通过的纸出口 G。在纸切割部20中,通过使可动刃21和固定刃24交叉成剪刀状,而将热敏纸S切断。本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100具有以上那样的概略构成。(热敏头)接下来,参照图3 图5,说明热敏头I。图3是热敏头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热敏头的头基板的俯视图,图4(a)是头基板整体图,图4(b)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说明设置于头基板的配线的结构的放大俯视图。如图3所示,热敏头I具有头基板110、散热板106、头支承轴102、驱动器I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敏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发热元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带状的发热电阻体、与所述发热电阻体连接的电极;虚设元件,其具有所述发热电阻体、在所述发热电阻体的延伸方向端部与所述发热电阻体交叉设置的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在所述发热电阻体的两侧与配置在所述发热电阻体周围的共有配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光平,今枝千明,中岛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