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莲生专利>正文

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018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1:35
一种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滚轮组和一矩形固定横梁,在固定横梁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由套管和竖置架板组成的支承架,各滚轮组的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支承架上,在两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铰接一滚轮角度调整气缸,滚轮角度调整气缸通过竖置连板和拉杆连接滚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两竖置架板的外侧分别铰连接一滚轮压紧气缸,各滚轮压紧气缸通过耳座板、转角连杆与穿装在竖置架板上的力矩传递杆连接,滚轮组的上滚轮通过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在力矩传递杆的内侧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组边牵装置的同时操纵控制,保证玻璃钢平板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易于实现玻璃钢平板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钢产品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钢平板生产线的柔性气动边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玻璃钢平板生产线上,需要进行产品载体薄膜的牵引铺设。载体薄膜的铺设质量直接影响玻璃钢平板产品的质量。高质量的载体薄膜铺设,要求铺设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载体薄膜在铺设牵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牵引皱纹,影响载体薄膜的铺设质量。现有技术采用刚性安装在生产线左右两侧的两组沿产品前进方向呈外八字对称设置的上下滚轮组将载体薄膜向两侧拉扯,用于薄膜铺设的展平。由于各组滚轮的斜拉角是靠人工调整进行固定的,多组滚轮的准确调整不仅麻烦,而且很难调整到一致。由于调整的角度不一致,会造成产品在行进过程中左右不规则漂移,致使产品形成纵向不规则波纹,降低产品的 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另外,滚轮刚性固定结构,也不适合实现玻璃钢平板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控制,保证玻璃钢平板产品的质量,并且易于实现玻璃钢平板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的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它具有一呈矩形截面的固定横梁,该固定横梁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由固定横梁外套管和固定在该固定横梁外套管上的竖置架板组成的支承架,在支承架上装配有支承架与固定横梁固定顶丝,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两支承架上有两组滚轮组,每一组滚轮组由轮缘面相对设置的一上滚轮和一下滚轮组成,其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所述的支承架上,在各支承架的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铰连接一横向平置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该滚轮角度调整气缸的前端装配一竖置连板,该竖置连板上上下对称分别穿装一横向平置的拉杆,其上部的拉杆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的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其下部的拉杆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的下滚轮轴架铰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两支承架的竖置架板的外侧分别铰连接一纵向平置的滚轮压紧气缸,各滚轮压紧气缸的前端分别与铰连接在竖置架板外侧的耳座板的一端铰连接,该耳座板另一端的拨动轴与一转角连杆相配合,转角连杆的另一端与横向平置穿装在竖置架板上的一力矩传递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滚轮组的上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力矩传递杆的内侧端。本技术在所述拉杆与竖置连扳的连接处设置有施压弹簧。本技术在所述的力矩传递杆的外面设置有力矩传递杆支承套。本技术有益效果是I、能够实现多组边牵装置的同时操纵控制,并保证多组滚轮组的斜拉角度的调整及滚轮间夹紧力调整的一致性和灵活性,保证铺膜质量及产品的质量,提高玻璃钢平板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易于实现玻璃钢平板生产线的自动化。3、适合用作其它行业的产品阔幅、展平、调偏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本柔性气动边牵装置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柔性气动边牵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图I的B-B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本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具有一呈矩形截面的固定横梁2,该固定横梁2采用于矩形截面钢管,横跨在玻璃钢平板生产线的下方。在固定横梁2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支承架3,该支承架3主要由一套置在固定横梁2外面的呈矩形截面的外套管和焊接固定在该外套管外侧端的一竖置架板组成。在支承架3的外套管上经螺纹配合设置有支承架3与固定横梁2固定顶丝4。固定顶丝4在每一支承架上设置两个,并适合采用五角把手形式的顶丝,以方便支承架3于固定横梁2上的位置调整和固定。在两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的外侧分别设有横向水平布置的滚轮压紧气缸8,该滚轮压紧气缸8通过其后端的缸座铰连接在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上。各上滚轮压紧气缸8的前端分别与铰连接在竖置架板外侧的耳座板9的一端铰连接,该耳座板9另一端的拨动轴与转角连杆10相配合,该转角连杆10的另一端与横向水平穿装在竖置架板上的力矩传递杆1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滚轮组1,每一组滚轮组I由轮缘面相对设置的一上滚轮和一下滚轮组成。在各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横向水平设置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的前端分别安装一竖置连板6,该竖置连板6上上下对称分别穿装一横向水平设置的拉杆7,其上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滚轮组I的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其下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滚轮组I的下滚轮轴架铰连接。在各拉杆7与竖置连板6的连接处设置有施压弹簧12。两组滚轮组I的上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相应的力矩传递杆11的外侧端,两组滚轮组I的下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支承架3上。本技术利用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同步控制上滚轮和下滚轮的斜拉角度。本技术利用上滚轮压紧气缸8控制上滚轮的上下位置,实现上下滚轮间夹紧力的调整。本技术在力矩传递杆11的外面设置力矩传递杆支承套13,用于提高力矩传递杆11的刚度,该力矩传递杆支承套13的外侧端与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固定连接。如附图,本技术可在支承架3上设置竖置的力矩传递杆支承套托板,以增加力矩传递杆支承套13的刚度。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包括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滚轮组(I),每一组滚轮组(I)由轮缘面相对设置的一上滚轮和一下滚轮组成,其特征是它具有一呈矩形截面的固定横梁(2),该固定横梁(2)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由固定横梁外套管和固定在该固定横梁外套管上的竖置架板组成的支承架(3),在支承架(3)上装配有支承架与固定横梁固定顶丝(4),所述滚轮组(I)的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支承架(3)上,在各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铰连接一横向平置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的前端分别装配一竖置连板(6),该竖置连板(6)上上下对称分别穿装一横向平置的拉杆(7),其上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I)的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其下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I)的下滚轮轴架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两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的外侧分别铰连接一纵向平置的滚轮压紧气缸(8),各滚轮压紧气缸(8)的前端分别与铰连接在竖置架板外侧的耳座板(9)的一端铰连接,该耳座板(9)另一端的拨动轴与一转角连杆(10)相配合,转角连杆(10)的另一端与横向平置穿装在竖置架板上的一力矩传递杆(11)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组(I)的上滚轮通过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在力矩传递杆(11)的内侧端。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拉杆(7)与竖置连扳(6)的连接处设置有施压弹簧(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力矩传递杆(11)的外面设置有力矩传递杆支承套(13)。专利摘要一种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滚轮组和一矩形固定横梁,在固定横梁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由套管和竖置架板组成的支承架,各滚轮组的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支承架上,在两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铰接一滚轮角度调整气缸,滚轮角度调整气缸通过竖置连板和拉杆连接滚轮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两竖置架板的外侧分别铰连接一滚轮压紧气缸,各滚轮压紧气缸通过耳座板、转角连杆与穿装在竖置架板上的力矩传递杆连接,滚轮组的上滚轮通过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在力矩传递杆的内侧端。本技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气动边牵装置,包括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滚轮组(1),每一组滚轮组(1)由轮缘面相对设置的一上滚轮和一下滚轮组成,其特征是:它具有一呈矩形截面的固定横梁(2),该固定横梁(2)上左右对称设置一对由固定横梁外套管和固定在该固定横梁外套管上的竖置架板组成的支承架(3),在支承架(3)上装配有支承架与固定横梁固定顶丝(4),所述滚轮组(1)的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通过滚轮轴架铰连接在支承架(3)上,在各支承架(3)的竖置架板的内侧分别铰连接一横向平置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各滚轮角度调整气缸(5)的前端分别装配一竖置连板(6),该竖置连板(6)上上下对称分别穿装一横向平置的拉杆(7),其上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1)的上滚轮轴架铰连接,其下部的拉杆(7)的前端与所述滚轮组(1)的下滚轮轴架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莲生
申请(专利权)人:金莲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