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操作台部件、下操作台部件和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上操作台部件包括框架、转达安装在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框架连接在机架上;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下安装定位台滑动连接在机架的竖直导轨上;在上安装定位台正确定位状态下,上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与下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正对;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的驱动轮、安装在上安装定位台的转动支承端的从动轮和连接驱动轮和从动轮实现传动的传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准确定位翻转,为贴合装配设备实现自动化创造了条件;结构简单,翻转准确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片状产品进行贴合装配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片状产品进行装配设备中,通常包括将产品的两片部件件上下对齐进行贴合装配的装置。例如,在手机电容屏的装配设备中,包括将上片部件与下片部件上下对齐进行贴合装配的装置,上片部件在上部操作平台上侧装配完毕后,翻转180度,与下片部件正对进行贴合装配。现有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的翻转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工序使得现有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因此,实现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上部 操作平台的自动化准确定位翻转,成为该类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实现装置的上部操作平台自动化准确定位翻转,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上操作台部件和下操作台部件;该上操作台部件包括框架、转达安装在该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该框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该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该下安装定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竖直导轨上;在该上安装定位台正确定位状态下,该上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与该下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正对;其特征在于,该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的驱动轮、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定位台的转动支承端的从动轮和连接该驱动轮和从动轮实现传动的传动带。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中,包括张紧轮,该张紧轮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张紧轮轮面压在所述传动带上。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中,所述上操作台部件包括上安装定位台转轴,所述上安装定位台固定连接在该转轴上并通过在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在该转轴轴端。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中,所述上安装定位台为两个并平行相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安装定位台转轴上。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中,所述上安装定位台包括真空吸附结构,所述转轴包括连接该真空吸附结构的孔和真空吸附连接装置。在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中,所述上安装定位台为治具板,所述下安装定位台为治具板。实施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有益效果是I.在伺服电机和带传动装置组成的转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上操作台部件实现了自动准确定位翻转,为贴合装配设备实现自动化创造了条件;2.结构简单,翻转准确可靠。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在贴合点胶装配设备中运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100包括机架40、安装在 机架40上的上操作台部件10、下操作台部件和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30。上操作台部件10包括由两侧板12、两横向连杆11、15组成的刚性框架、转达安装在该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14,该框架连接在机架40上。在本实施例中,框架采用在水平面呈矩形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框架可以采用满足设计需要的形状。根据需要,框架可以采用整体结构。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20和安装背板22,该下安装定位台20通过安装背板22滑动连接在机架40的竖直导轨4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安装背板22,在下安装定位台20设置滑动连接结构,将下安装定位台20直接滑动连接在机架40的竖直导轨41上。在上安装定位台14正确定位状态下,该上安装定位台14的安装定位位置与该下安装定位台20的安装定位位置正对。如图I所示,在上安装定位台14的安装定位位置安装了装配件13,在下安装定位台20的安装定位位置安装了装配件21。该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30包括安装在机架40上的伺服电机(图中被遮挡)、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的驱动轮31、安装在上安装定位台14的转动支承端的从动轮34和连接该驱动轮31和从动轮34实现传动的传动带32。为了保证传动带32可靠张紧,设置张紧轮33,该张紧轮33滑动安装在框架的侧板12上,张紧轮33的轮面从传动带32的内侧(也可以从外侧)压在传动带32上。在本实施例中,上操作台部件10设置上安装定位台转轴(图中被遮挡),上安装定位台14固定连接在该转轴上并通过在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此时从动轮34固定连接在该转轴轴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转轴,而在上安装定位台14的两端设置同轴的轴端,并通过在轴端转动连接在框架上,也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上安装定位台14,将该两个上安装定位台14平行相背固定连接在上安装定位台转轴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上安装定位台14。为了实现真空吸附功能,在上安装定位台14上设置真空吸附结构(采用现有真空吸附结构),并在转轴上设置连接该真空吸附结构的孔和真空吸附连接装置。上述上安装定位台14可采用治具板或其他满足装配需要的结构。下安装定位台也可采用治具板或其他满足装配需要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在一体化贴合点胶机中的运用,该一体化贴合点胶机包括安装在底板300上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100和自动点胶机200。自动点胶机200滑动连接在底板300上的导轨301上,可沿该导轨301移动,实现与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100的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上操作台部件和下操作台部件;该上操作台部件包括框架、转达安装在该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该框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该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该下安装定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竖直导轨上;在该上安装定位台正确定位状态下,该上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与该下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正对; 其特征在于,该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的驱动轮、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定位台的转动支承端的从动轮和连接该驱动轮和从动轮实现传动的传动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轮,该张紧轮滑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张紧轮轮面压在所述传动带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台部件包括上安装定位台转轴,所述上安装定位台固定连接在该转轴上并通过在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在该转轴轴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定位台为两个并平行相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安装定位台转轴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定位台包括真空吸附结构,所述转轴包括连接该真空吸附结构的孔和真空吸附连接装置。6.如权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定位台为治具板,所述下安装定位台为治具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操作台部件、下操作台部件和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上操作台部件包括框架、转达安装在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框架连接在机架上;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下安装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该机架上的上操作台部件和下操作台部件;该上操作台部件包括框架、转达安装在该框架上的上安装定位台,该框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该下操作台部件包括下安装定位台,该下安装定位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竖直导轨上;在该上安装定位台正确定位状态下,该上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与该下安装定位台的安装定位位置正对;其特征在于,该伺服驱动翻转贴合装置包括上安装定位台转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轴端的驱动轮、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定位台的转动支承端的从动轮和连接该驱动轮和从动轮实现传动的传动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家强,邓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宇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