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呈酒瓶形,所述上模具内芯及左、右下模具内芯形状分别与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形状相对应,所述右下模具外套内腔呈三层台阶结构,其第二层台阶周边设有成形倒角面,两条成形倒角面交点处设有与其吻接的成形圆弧倒角面。有益效果:采用右下模外套内腔的成形倒角面及成形圆弧倒角面的组合使用,解决了在加工制作酒瓶形展示卡过程中展示卡的各边边长不规则,特别是每相邻两条边交点处所受收缩力不均从而导致不能成形的问题。可以保证展示卡的快速加工制作,也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制作加工瓶启卡、软磁卡的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胸卡、瓶启卡、软磁卡等展示卡被广泛应用于展览会、旅游团、企业产品宣传、大型会议或纪念性集会等场合。当前使用的展示卡都是圆形或者规则的多边形,主要原因是制作模具在技术上存在难点。目前,展示卡的加工模具,包括由内模和外模组成的上模具、分别由内模和外模组成的左、右下模具,左、右下模具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可转动的滑动定位片与滑道固定,上模具的内模、外模与滑动定位片套接并通过档位片与压卡机机身固定。操作过程将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上卡,背景纸,保护膜依次放入左模具中,自左向 右推动左模具到位,压下安装在压卡机机身上的手柄,放入左模具中的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上卡、背景纸、保护膜会被压入上模具模腔中,然后将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下卡放入右模具中,自右向左推动右模具到位后,压下压卡机的手柄,压卡机模具制作的展示卡制作完毕。当上模具与左下模具对上卡、背景纸、保护膜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压合后,零件将被包含在上模模腔中,此时上模的工作状态是滑动定位片侧壁的限位挡销被限位片拨动使滑动定位片的定位销不在档位片的销孔中,而顶在档位片下表面形成定位销高度的空间,该空间与上模模腔空间相同,即为可以包含第一道工序的压合后零件的空间,这样左模具中的零件被压入上模具的内腔中;自右向左推动右模具到位后,上模具与右模具压合完成第二道工序,完成了展示卡的成形过程。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展示卡成形收缩量不易掌握。如酒瓶形展示卡的各边边长不规则,特别是相邻两条边交点处,冲压成形时所受收缩力不均,致使成形困难。为了满足各种会议和展会的需求,业内亟待开发新型各种形状的展示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解决了制作酒瓶形展示卡各边边长不规则,导致相邻两条边交点处所受收缩力不均及展示卡无法成形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包括由上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具外套、上模具轴承压块、上模具转换片、上模连接块构成的上模具整体,左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模具外套,右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右模具外套分别构成左、右下模具整体。所述左、右下模具外套底部均设有弹簧,所述左、右下模具分别与压卡机的滑板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呈酒瓶形,所述上模具内芯及左、右下模具内芯形状分别与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形状相对应,所述右下模具外套内腔呈三层台阶结构,其第二层台阶周边设有成形倒角面,两条成形倒角面交点处设有与其吻接的成形圆弧倒角面。所述右下模外套内腔的成形倒角面及成形圆弧倒角面连接构成的最大平面,其尺寸大于上模具内芯尺寸O. 15O. 3mm。所述左、右下模具的外套侧壁设有档位销。有益效果采用右下模具外套内腔的成形倒角面及成形圆弧倒角面的组合使用,解决了在加工制作酒瓶形展示卡过程中展示卡的各边边长不规则,特别是每相邻两条边交点处所受收缩力不均,导致不能成形的问题。可以保证展示卡的快速加工制作,也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是安装在压卡机上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上模具外套或左下模具或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示意图;图4是右模具外套内腔成形面示意图;图5展示卡的零件图。图中5、手柄,16、上模连接块,19、上模具外套,20、上模具内芯,21、转换片,23、定位销,24、上模具轴承压块,25、U型限位销,27、右模具内芯,28、右模具外套,29、弹簧,30、左模具内芯,31、左模具外套,32、档位销,34、螺栓,35、压卡机滑板,37、下卡,38、上卡,39、背景纸,40、保护膜,44、模具形腔,45、成形倒角面,46、成形圆弧倒角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包括由上模具内芯20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具外套19、上模具转换片21、上模具轴承压块24、上模连接块16构成的上模具整体,其中上模连接块16与上模具外套1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模具整体通过转换片21与机身轴承套接并与压卡机机身固定。左模具内芯30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模具外套31,右模具内芯27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右模具外套28分别构成左、右下模具整体,所述左、右下模具外套底部均设有弹簧29,与压卡机滑板35上的弹簧孔对齐并通过螺栓34将左、右模具与压卡机的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44呈酒瓶形,所述上模具内芯及左、右下模具内芯形状分别与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形状相对应,所述右下模具外套内腔呈三层台阶结构,其第二层台阶周边设有成形倒角面45,两条成形倒角面交点处设有与其吻接的成形圆弧倒角面46。所述右下模外套内腔的成形倒角面及成形圆弧倒角面连接构成的最大平面,其尺寸大于上模具内芯尺寸O. 15^0. 3_。所述左、右下模具的外套侧壁设有档位销32。操作过程将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上卡38,背景纸39,保护膜40依次放入左下模具中,顺时针旋转滑板180°使左下模具到位,压下安装在压卡机机身上的手柄5,放入左下模具中的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上卡、背景纸、保护膜会被压入上模具模腔中,然后将制作展示卡所需的零件下卡37放入右下模具中,顺时针旋转滑板180°使右下模具到位后,压下压卡机的手柄,压卡机模具制作的展示卡制作完毕。当上模具与左下模具对上卡38、背景纸39、保护膜40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压合后,零件将被包含在上模模腔中,此时上模的工作状态是上模具转换片21侧壁的U型限位销25被模具档位销32拨动后,使上模具外套上的定位销23不在转换片的销孔中,而是顶在上模具转换片的下表面,形成定位销高度的空间,该空间与上模模腔空间相同,即为可以包含第一道工序的压合后零件的空间,这样左下模具中的零件被压入上模具的内腔中;第二次旋转滑板180°使右模具到位后,上模具与右模具压合完成第二道工序。此时的工作状态是第二次旋转滑板180°后右模具外套侧壁的档位销反方向拨动U型限位销,使上模具外套上的定位销与上模具转换片的孔垂直对应,这时压下压卡机的手柄的同时使上模模腔空间消除,上模中的零件被推出与右下模具的倒角成形面45和倒圆角成形面46接触,由于成形面尺寸大于上模具被推出零件的外形尺寸,被推出的零件就会沿着成形面方向与右模具中的零件下卡37压合,这时倒角成形面45和成形圆弧倒角面46起着导向的作用,同时成形圆弧倒角面46吸收了多余的收缩力使展示卡各个边的收缩力变得均等,完成了展示卡的成形过程。在左、右模具和上模具对正后,由于采用可转动的转换片即可实现第一及第二道工序的包含和退模的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包括由上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具外套、上模具转换片、上模具轴承压块、上模连接块构成的上模具整体、左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模具外套,右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右模具外套分别构成左、右下模具整体。所述左、右下模具外套的底部均设有弹簧,所述左、右下模具分别与压卡机的滑板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呈酒瓶形,所述上模具内芯及左、右下模具内芯形状分别与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形状相对应,所述右下模具外套内腔呈三层台阶结构,其第二层台阶周边设有成形倒角面,两条成形倒角面交点处设有与其吻接的成形圆弧倒角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瓶形展示卡成形模具,包括由上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上模具外套、上模具转换片、上模具轴承压块、上模连接块构成的上模具整体、左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模具外套,右模具内芯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右模具外套分别构成左、右下模具整体。所述左、右下模具外套的底部均设有弹簧,所述左、右下模具分别与压卡机的滑板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具外套、左下模具及右下模具外套的形腔呈酒瓶形,所述上模具内芯及左、右下模具内芯形状分别与上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萍,金明基,陈静,宗艳希,
申请(专利权)人:泰仁特天津电子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