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9865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包括下硬模、副模和软模,下硬模为凹模,副模为可拆的设置于下硬模合模部顶面的环形板,软模包括用于粘接于副模顶面与下硬模和副模围成密封型腔的软膜本体、用于将所述密封型腔抽真空的真空管I和穿过所述软模本体用于向密封型腔注入树脂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沿密封型腔纵向均匀布置多个,每个注射管包括注入管和导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能对注入模具型腔的树脂沿型腔横向导流并对应每个注入管形成两个横向分布的喷射点,利于树脂扩散并充满型腔,使最多通过两级树脂注射便可成型,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具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的过程,一般分为合模、注塑、保压冷却和脱模几个步骤,而对于玻璃钢风电机舱罩的注塑成型,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的方法,合模后将模具型腔内残留的空气抽出,进行真空处理,再进行树脂注入,可大大提高树脂注入的效率以及填充效果,其中模具合模后良好的密封性可有效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型腔内部,避免其与树脂混合形成气泡,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一般沿其纵向设置多个注射管,注射管由软模本体外侧穿过软模本体与模具型腔相通并以注射管伸入模具型腔的一端为喷射点,树脂流动阻力大,而且加工机舱罩板时需将预先制好的连接结构件注塑为一体,使得连接结构件处易形成白毡,因此为保证树脂位于型腔内的填充度及避免产生树脂围包和白毡,需将注射管分多级开启和关闭,一般由中心向边部分级,对于风电机舱罩这种大型制件,一般至少需要分四级注射才能完成注塑成型,能耗高,生产周期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结构加以改进,对注入模具型腔的树脂沿型腔横向导流并对应每个注入管形成两个横向分布的喷射点,利于树脂扩散并充满型腔,使最多通过两级树脂注射便可成型,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能对注入模具型腔的树脂沿型腔横向导流并对应每个注入管形成两个横向分布的喷射点,利于树脂扩散并充满型腔,使最多通过两级树脂注射便可成型,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本技术的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包括下硬模、副模和软模,所述下硬模为凹模,包括型部和设置于所述型部边部四周的环形平板结构的合模部;所述副模为可拆的设置于下硬模合模部顶面的环形板,环形板内边部沿水平向下硬模型腔延伸形成用于加工风电机舱罩板翻边的模板,所述软模包括用于粘接于副模顶面与下硬模和副模围成密封型腔的软膜本体、用于将所述密封型腔抽真空的真空管I和穿过所述软模本体用于向密封型腔注入树脂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沿密封型腔纵向均匀布置多个,每个注射管包括由外侧穿过软模本体的用于注入树脂的注入管和设置于密封型腔的与注入管联通的用于对注入的树脂进行导流使之沿密封型腔横向流动并形成横向分布的两喷射点的导流管。进一步,所述导流管中部与注入管连接形成三通结构,导流管的两端为喷射点;进一步,位于下硬模的合模部顶面设置有内外两个与副模相对的环状的密封条,副模压于两密封条形成环形密封腔,位于下硬模的合模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环形密封腔抽真空使副模固定于下硬模的真空管II ;进一步,位于下硬模与副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副模和下硬模进行水平定位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为固定于副模底面并且位于两密封条之间的至少两个定位销,下硬模上与每个定位销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能对注入模具型腔的树脂沿型腔横向导流并对应每个注入管形成两个横向分布的喷射点,利于树脂扩散并充满型腔,使最多通过两级树脂注射便可成型,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包括下硬模I、副模2和软模3,所述下硬模I为凹模,包括型部11和设置于所述型部11边部四周的环形平板结构的合模部12 ;所述副模2为可拆的设置于下硬模I合模部12顶面的环形板,环形板内边部沿水平向下硬模型腔延伸形成用于加工风电机舱罩板翻边的模板21,所述软模3包括用于粘接于副模2顶面与下硬模I和副模2围成密封型腔的软膜本体31、用于将所述密封型腔抽真空的真空管I 32和穿过所述软模本体31用于向密封型腔注入树脂的注射管33,软模本体31为透明薄膜,所述注射管33沿密封型腔纵向均匀布置多个,每个注射管33包括由外侧穿过软模本体31的用于注入树脂的注入管331和设置于密封型腔的与注入管331联通的用于对注入的树脂进行导流使之沿密封型腔横向流动并形成横向分布的两喷射点的导流管332,本技术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能对注入模具型腔的树脂沿型腔横向导流并对应每个注入管形成两个横向分布的喷射点,利于树脂扩散并充满型腔,使最多通过两级树脂注射便可成型,可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332中部与注入管331连接形成三通结构,导流管332的两端为喷射点,本结构的注射管33由导流管332分流的两部分树脂所受阻力均匀,因此分流均匀,利于树脂位于密封型腔横向两侧均匀填充。本实施例中,位于下硬模I的合模部12顶面设置有内外两个与副模相对的环状的密封条13,副模2压于两密封条13形成环形密封腔,位于下硬模I的合模部12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环形密封腔抽真空使副模2固定于下硬模I的真空管II 14,通过真空负压吸力对下硬模I和副模2进行可拆式合模固定,合模速度快、密封性好,利于提供啊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本实施例中,位于下硬模I与副模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副模2和下硬模I进行水平定位的定位装置4,定位装置4为固定于副模2底面并且位于两密封条13之间的至少两个定位销,下硬模I上与每个定位销对应的设置有定位孔15,通过定位装置4可有效保持副模2与下硬模I的水平相对位置,模具结构稳定,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密封型腔纵向为沿密封型腔长度方向。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硬模、副模和软模,所述下硬模为凹模,包括型部和设置于所述型部边部四周的环形平板结构的合模部;所述副模为可拆的设置于下硬模合模部顶面的环形板,环形板内边部沿水平向下硬模型腔延伸形成用于加工风电机舱罩板翻边的模板,所述软模包括用于粘接于副模顶面与下硬模和副模围成密封型腔的软膜本体、用于将所述密封型腔抽真空的真空管I和穿过所述软模本体用于向密封型腔注入树脂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沿密封型腔纵向均匀布置多个,每个注射管包括由外侧穿过软模本体的用于注入树脂的注入管和设置于密封型腔的与注入管联通的用于对注入的树脂进行导流使之沿密封型腔横向流动并形成横向分布的两喷射点的导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中部与注入管连接形成三通结构,导流管的两端为喷射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下硬模的合模部顶面设置有内外两个与副模相对的环状的密封条,副模压于两密封条形成环形密封腔,位于下硬模的合模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所述环形密封腔抽真空使副模固定于下硬模的真空管I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下硬模与副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副模和下硬模进行水平定位的定位装置,定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机舱罩真空灌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硬模、副模和软模,所述下硬模为凹模,包括型部和设置于所述型部边部四周的环形平板结构的合模部;所述副模为可拆的设置于下硬模合模部顶面的环形板,环形板内边部沿水平向下硬模型腔延伸形成用于加工风电机舱罩板翻边的模板,所述软模包括用于粘接于副模顶面与下硬模和副模围成密封型腔的软膜本体、用于将所述密封型腔抽真空的真空管I和穿过所述软模本体用于向密封型腔注入树脂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沿密封型腔纵向均匀布置多个,每个注射管包括由外侧穿过软模本体的用于注入树脂的注入管和设置于密封型腔的与注入管联通的用于对注入的树脂进行导流使之沿密封型腔横向流动并形成横向分布的两喷射点的导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电风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