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3971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其特征是输运系统的构成为:地面混凝土搅拌车在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自动下料系统为一设置在地铁施工洞口处的溜槽;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由轨道车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是在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施工小车对位卸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近距离用混凝土泵打;远距离时将混凝土料槽通过轨道平板车运送至施工作业面附近,再用门架吊车吊运料槽至工作面,料槽卸料进行道床混凝土施工。这些传统施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I、混凝土从地面运至工作面,输送距离长,时间长,要经过多次倒转,混凝土长时间得不到均匀搅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均有不同幅度下降,混凝土离析严重,整体道床质量得不到保证。2、运送混凝土料槽受吊运门架的起重量限制,一次只能装约2立方米混凝土,装卸料槽时间长,门架吊运速度慢,占用了大量时间,长距离运输,轨道车又要运行一段时间,无法提高施工速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每打一次混凝土要十几个小时,只能浇筑整体道床50 80米。 3、混凝土泵的使用费用较高,所需配合人工多;使用装卸料斗,门架吊运料斗,配合人工多,效率低,因此增加了施工成本。4、由于整个浇筑过程基本是原始的人工作业,无法提高施工速度,影响了整个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铁道床施工中的混凝土输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运系统的构成为:地面混凝土搅拌车(1)在地铁施工洞口井处正对自动下料系统的上部接料斗(2);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为一设置在地铁施工洞口处的溜槽;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5)处对位接料,并同时运转搅拌;所述由轨道车(3)牵引的轨上混凝土搅拌车(4)是在所述自动下料系统的下部接料斗与施工工作面位置处的施工小车(6)之间的轨道上来回运行,并与所述施工小车(6)对位卸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炳义李朋谦殷业锁李玉龙沈韫王薇许广军姚东升龚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