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859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包括主机框架、保温炉、压紧油缸、顶出油缸、动板、锁紧机构,主机框架包括上板、下板及四支方立柱、滑动导套、圆导柱,四支方立柱的上下端均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板、下板固定连接;滑动导套通过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上板上;圆导柱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内,圆导柱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动板固定连接;保温炉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下板固定连接;压紧油缸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上板固定连接;顶出油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上;动板与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的下端固定连接;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圆导柱的外侧的上板上。该装置实现低压铸造薄壁、长尺寸铸件,且可实现一模多腔,提高铸件质量及生产效率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铸造方法及其所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方法及其所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铸造厂对薄壁、长尺寸铸件的铸造方式为重力铸造的方式,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模具的工艺。重力铸造容易出现浇不满、气孔、缩料、渣孔、变形、冷隔接痕、排气不良、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复杂等问题,且采用盆式升液管,浇注时,容易生产不同位置,金属液体温度不均匀,影响浇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压铸造设备中盆状升液管导致不同位置的金属液体温度不均匀,影响浇注效果及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复杂等问题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包括主机框架、保温炉、压紧油缸、顶出油缸、动板、锁紧机构,所述主机框架包括上板、下板及四支方立柱、滑动导套、圆导柱,所述四支方立柱的上下端均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板、下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套通过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上板上;所述圆导柱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内,所述圆导柱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炉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油缸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上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油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上;所述动板与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圆导柱的外侧的上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实现低压铸造薄壁、长尺寸铸件,且可实现一模多腔,提高铸件质量及生产效率等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位于所述主机框架下部,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固定在所述动板的下端面;所述下模可拆卸的与下板连接;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模具浇口。进一步,所述保温炉内设置有升液装置,包括方形孔、方形固定座、圆形通孔、升液管;所述方形孔设置在所述保温炉的顶部,所述下板上与保温炉的顶部的方形孔相应的位置设置方形孔;所述方形固定座放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保温炉的方形孔中;所述圆形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中心;所述升液管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升液管下端的进液口伸入所述保温炉内的炉液中,所述升液管上端的出液口与所述下模上的浇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升液管所述升液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端部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多个管体上端相连。该升液管为多管多浇口升液管。可以根据需要液体的量确定需要开设几个升液管。进一步,所述压紧油缸包括油缸、活塞杆、油缸法兰、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在所述上板上;所述活塞杆穿过上板设置在油缸的下端;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油缸法兰;所述油缸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与所述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顶出油缸包括油缸、顶杆、导向套、导向杆、退料板,所述油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上;所述顶杆通过动板与油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退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动板上;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退料板与所述导向杆的下端相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一个手动接料装置,所述手动接料装置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方立柱的内侧。进一步,所述手动接料装置包括支承座、轴、支撑件、转套、固定杆、接料盘,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方立柱上;所述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转套套设在所述轴上;所 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转套的下方;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转套上;所述接料盘固定在所述固定杆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结构示意图图;图3为本技术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锁紧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锁紧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中升液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主机框架,2、保温炉,3、压紧油缸,4、顶出油缸,5、动板,6、锁紧机构,7、底座,11、上板,12、下板,13、四支方立柱,14、滑动导套,15、圆导柱,16、锁紧槽口,17、插销孔,21、方形孔,22、方形固定座,24、升液管,241、管体,242、升液管的盖板,29、出液口,31、活塞杆,32、油缸法兰,33、固定座,35、螺栓、36、压缩弹簧、37、插销,39、进液口,41、顶杆,42、退料板,43、导向套,44、导向杆,45、上模,46、下模,61、支承座,62、轴,63、支撑件,64、转套,65、固定杆,66、接料盘,71、垫板,72、盖板,73、侧板,74、拔销油缸,75、活塞杆,76、销轴座,77、圆螺母,78、长条形孔,79、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至图5所示,所述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方法使用的设备,包括主机框架I、保温炉2、压紧油缸3、顶出油缸4、动板5、锁紧机构6,所述主机框架I包括上板11、下板12及四支方立柱13、滑动导套14、圆导柱15,所述四支方立柱13的上下端均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板11、下板1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套14通过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上板11上;所述圆导柱15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14内,所述圆导柱15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动板5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炉2与所述主机框架I的下板12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油缸3与所述主机框架I的上板11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油缸4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3的固定座33上;所述动板5与所述压紧油缸3的固定座3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6固定在所述圆导柱15的外侧的上板上。还包括模具,所述模具位于所述主机框架I下部,所述模具包括上模45、下模46,所述上模45固定在所述动板5的下端面;所述下模46可拆卸的与下板12连接;所述下模46具上设置有模具浇口。所述保温炉2内设置有升液装置,包括方形孔21、方形固定座22、圆形通孔23、升液管24 ;所述方形孔21设置在所述保温炉2的顶部,所述下板12上与保温炉2的顶部的方形孔21相应的位置设置方形孔;所述方形固定座22放在所述下板12和所述保温炉2的方形孔21中;所述圆形通孔2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22的中心;所述升液管24安装在所述圆形通孔23内,所述升液管24下端的进液口 39伸入所述保温炉2内的炉液中,所述升液管24上端的出液口 29与所述下模46上的浇口相连通。·所述升液管24所述升液管包括管体241和设置在所述管体上端部的盖板242,所述盖板242与多个管体上端相连。该升液管24为多管多烧口升液管。可以根据需要液体的量确定需要开设几个升液管。所述压紧油缸3包括油缸、活塞杆31、油缸法兰32、固定座33,所述油缸固定在所述上板11上;所述活塞杆31穿过上板11设置在油缸的下端;所述活塞杆31的下端设置油缸法兰32 ;所述油缸法兰3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3上;所述固定座33的下端与所述动板5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油缸4包括油缸、顶杆41、导向套43、导向杆44、退料板42,所述油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33上;所述顶杆41通过动板5与油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退料板4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43固定在所述动板5上;所述导向杆44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长尺寸铸件的低压铸造设备,包括主机框架、保温炉、压紧油缸、顶出油缸、动板、锁紧机构,所述主机框架包括上板、下板及四支方立柱、滑动导套、圆导柱,所述四支方立柱的上下端均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板、下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套通过螺钉均匀固定在所述上板上;所述圆导柱设置在所述滑动导套内,所述圆导柱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炉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油缸与所述主机框架的上板固定连接;所述顶出油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上;所述动板与所述压紧油缸的固定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固定在所述圆导柱的外侧的上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诗董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