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74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22
一种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在进气管(122)上竖立设置有燃料喷射阀(11),使电源连接器(18)从燃料喷射阀(11)的主体侧突出。在燃料喷射阀(11)的燃料导入侧端部具有突出在燃料配管接头(15)的盖部(16)。该盖部(16)与突出在进气管(122)上形成的一对安装筒(14)结合。连接一对安装筒(14)的直线,在俯视时与进气管(122)的轴线大致平行,以连接一对安装筒(14)的直线为基准,燃料配管接头(15)突出地设置在该直线的一侧,电源连接器(18)在该直线的另一侧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在摩托车等车辆上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例如摩托车用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在将喷射器竖立设置地配置在进气管上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来自喷射器的燃料喷雾直接朝向进气门的所谓盘锥部(日文傘裏)。另外,为了容易制造将喷射器竖立设置的进气管,将喷射器配置成在正面看垂直。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具有设有一对喷口的喷射器, 一对喷口向二个方向喷射燃料,一个喷口向进气门喷射燃料,另一个喷口向进气口壁面的火花塞配置侧部分喷射。此外,尤其对于构成为摆动式动力单元的结构,在喷射器的配置构造中,在将喷射器竖立设置在进气管上时,对于发动机的摆动必须考虑燃料配管及喷射器电源的布线等。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燃料喷射阀中,配置成一对安装筒的轴线和突出地设置有燃料接头的盖帽部的轴线呈三角形。由此,避免燃料喷射阀与其它部件的干涉,容易进行燃料供给管与燃料接头部的连接。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281524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 - 266132号公报对于燃料喷射装置的配置结构,以往有各种各样,例如尤其在进气口与进气门向左右偏置的进气通路中,将竖立设置于进气管的喷射器配置成在正面看垂直、使喷射器的燃料喷雾直接朝向进气门实质上较为困难。另外,由于无法将喷射器的喷雾直接朝向进气门,因此,喷射器的喷雾附着在进气口内的壁面上,雾化的喷雾产生液化,从而可能对燃油消耗率、排气带来影响。另外,在管路配置和布线配置在同一方向上的情况下、或错开角度配置的情况下,发动机摆动吸收部分变得容易相互接近,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磨损。另外,对于喷射器的安装筒的设定,喷射器及燃料配管的嵌合部的密封性被认为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能适当而有效地连接配管、配线等,能高效且有效地喷射燃料。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在与发动机的气缸盖连接的进气管的安装孔上竖立设置有燃料喷射阀,使电源连接器从所述燃料喷射阀的主体侧突出,并在所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导入侧端部具有突出在燃料配管接头的盖部,该盖部与突出在所述进气管上形成的一对安装筒结合,该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连接所述一对安装筒的直线,在俯视时与所述进气管的轴线大致平行,以连接所述一对安装筒的直线为基准,在该直线的一侧突出地设置有所述燃料配管接头,在该直线的另一侧突出有所述电源连接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所述燃料配管接头和所述电源连接器突出地设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所述燃料喷射装置阀的中心轴或密封件配置在连接所述一对安装筒的直线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中进气口在正面看时倾斜,所述燃料喷射装置阀的中心轴突出地设置成在正面看时对应于所述进气口的倾斜而倾斜。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连接燃料软管和电气配线等的燃料软管接头和电源连接器相对于安装筒大致向相反方向导出,由此,能避免燃料软管和电气配 线的管路配置、布线相互干涉。能适当且容易地连接这些配管和配线类。另外,在进气口和进气门向左右偏置的进气通路中,竖立设置在进气管上的喷射器在正面看时向左右中的某一方倾斜设置,由此,能将喷射器的燃料喷雾直接喷向进气门,能提高燃料消耗性能和排气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车体框架的结构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搭载在摩托车的车体框架上的动力单元的结构例子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在摩托车的气缸上的燃料喷射装置周边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突出地设置在摩托车的进气管上的燃料喷射装置的安装筒周边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在摩托车的气缸上的燃料喷射装置周边的主视图。图7是沿图4中A —A线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大致铅垂地安装在摩托车的气缸上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的情况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突出地设置在摩托车进气管上的燃料喷射装置周边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突出地设置在摩托车进气管上的燃料喷射装置周边的俯视图。图1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接头及电源连接器等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接头及电源连接器等的配置关系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侧视图。首先,用图I来说明摩托车的整体结构。另外,包含图I在内,在以下说明中所用的示图中,根据需要而用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用箭头Rr表示车辆的后方,另外,用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侧,用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侧。车辆100是通过由钢制成或铝合金制成的多个车体框架来形成车体骨架、经各种部件安装在车体框架上而构成的。另外,作为车体框架的结构例子,也适当参照图2。作为车体框架的一部分的下管101,其前端与转向前管102连接,并从转向前管102大致向下方延伸,该下管101的下端部附近与底框架103连接,底框架103大致向后方延伸。在下管101的后部侧结合有作为车体框架一部分的构成为左右一对的后框架104,且各自大致向后上方倾斜延伸。转向前管102可转动地支承前叉105,在前叉105的上端固定有操纵杆106,并在下端侧支承可转动的前轮107。在前轮107上装有与其一体旋转的刹车盘108。另外,再参照图3,在底框架103的后端附设形成有对包含发动机在内的动力单元进行支承用的托架109,通过设在该托架109上的支架110而支承有可绕摆动轴111向上下方向摆动的摆动式动力单元112。动力单元112是将由气缸组件113、曲轴箱114及由皮带/滑轮而做成的内置有无极变速机的传动装置115予以单元化而构成的,在其车辆前方侧可摆动地连接有支架110,在车辆后方侧利用传动装置115而将后轮116支承成可转动。后轮116的车轴侧与后框架104之间由减震器117连接,作为动力单元112整体而起到摆 动臂的功能。在动力单元112中位于车辆后方侧的传动装置115的上表面侧搭载有空气滤清器118。在该空气滤清器118的前方依次连接进气软管119、具有怠速控制(ISC)装置121的节气门本体120、进气管(吸气管)122。进气管122与气缸组件113的气缸盖113A内的进气口(吸气口)连通,通过由这些部件构成的进气通路,而将由空气滤清器118净化的空气供给到气缸组件113的进气口。在进气管122上竖立设置有燃料喷射装置10,向进气口喷射燃料。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气缸组件113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排气口,排气管从此处向后方弯曲地延伸,且在车辆后方与消音器连接。另外,如图I所示,在动力单元112的上方设有骑手就坐用的座位123,在底框架103的上方,落座在座位123上的骑手搭载脚的踏板124由踏板架125 (参照图2、图3)支承。另外,踏板124与构成车辆外观的腿框罩形成为一体。另外,在动力单元112与座位123之间,具有形成为利用座位123进行开闭的收纳物品等的收纳空间的行李箱126。作为车辆外观,各种车体罩被支承覆盖在车体框架等的适当部位。前腿遮蔽件127覆盖车辆前表面侧并安装有信号灯等,且与上述的踏板124连成一体。后框架罩128覆盖座位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3 JP 2010-0921451.一种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在与发动机的气缸盖连接的进气管的安装孔上竖立设置有燃料喷射阀,使电源连接器从所述燃料喷射阀的主体侧突出,并在所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导入侧端部具有突出在燃料配管接头的盖部,该盖部与突出在所述进气管上形成的一对安装筒结合,该发动机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一对安装筒的直线,在俯视时与所述进气管的轴线大致平行,以连接所述一对安装筒的直线为基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刚吉滨泽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