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3198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壳体,其上设有至少一通槽;提供一本体,本体由壳体的后端装入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通槽下方且贯穿本体后端,于凹槽内设有一凸块,凸块与通槽的一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提供一挂钩,挂钩具有一弹性臂,弹性臂向前延伸一头部,该头部尺寸小于让位空间的间距,弹性臂从壳体的后端斜插入让位空间时,头部无干涉进入凹槽并固持于本体内,该方法不仅组装操作时简易不费力,提高生产效率,且不会造成所述弹性臂弹性疲乏,提高生产质量,使用时该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稳固配合不易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常用的小型化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本体以及一挂钩,所述壳体上壁设有二通槽,所述本体具有一上表面,自所述上表面向下凹设二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对应设置。组装时,先将所述挂钩装设于所述凹槽内,使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由所述弹性臂末端延伸一头部穿过所述凹槽显露出于所述上表面,然后将装设有所述挂钩的所述本体装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挂钩的所述头部沿所述上壁的内表面滑动进入所述凹槽,所述弹性臂的长度比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较长,故所述弹性臂必须穿过这段距离后才能使得所述头部显露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壁。在组装过程中,由于所述头部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干涉,所述头部受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挤压使得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直到所述头部抵达并穿过所述通孔显露于所述壳体上壁,不仅造成所述电连接器组装操作困难,生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使得所述弹性臂弹性疲乏,造成消费者使用时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容易松脱。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挂钩组装入让位空间时无干涉的一种组装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通槽;一本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一凹槽凹设于所述通槽下方且贯穿所述本体后端,于所述凹槽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槽的一侧壁面形成一让位空间;一挂钩,固持于所述本体,所述挂钩具有一弹性臂位于凹槽内且设于凸块上方,所述弹性臂延伸一头部穿过所述通槽显露于所述壳体;所述让位空间可供所述头部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武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