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制造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用热冲压成 型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零件用冷冲压成型模具结构已知。在已知的冷冲压模具中,凹模一般与上压料圈一体设计制造,其加工工序一般如 下所述1. 实型铸造出毛坯成型零件;2. 粗铣成型轮廓并制造加工装配工艺孔或面;3. 热处理(淬火);4. 精铣到最终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用热冲压成型模具,满足了热成型工艺 要求,并实现了模具主要工作零件更易于加工、安装及维修,且易损部件更换方便。本专利技术主要部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凹模、凸模、压料圈。其特征在于,凹 模、上压料圈,安装在上底板上;凸模、下压料圈安装在下底板上。冷却液在离凸模、 凹模型面10 15mm沿型分布的10 20个通孔6中循环流动,保证凸凹模镶块型面保 持一定温度,满足热冲压成型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凸模、凹模采用镶块结构,加工、安装、维修及更换方便,镶块材料选 用高强度的热作模具钢。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凹模与压料圈分离的结构设计,仅在凹模中加工冷却通孔,减 少了冷却通孔加工的加工量。本专利技术的上底板、下底板、压料圈均可用钢板制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 凹模、凸模采用镶块结构,镶块材料选用高强度的热作模具钢,使模具工 作部件使用寿命长,镶块加工、安装、维修及更换方便。(2) 在加工凹模内的冷却液通孔时,采用凹模与压料圈分开设计制造的方式, 压料圈用易加工的钢板制成,可减少机械加工量,降低制造成本;(3)上底板、下底板、压料圈均可用钢板制成,制造周期短、成本低、机械加工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用热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凹模、凸模;其特征在于,凹模(3)、上压料圈(5a),安装在上底板(1)上;凸模(4)、下压料圈(5b)安装在下底板(2)上;冷却液在离凸模、凹模型面10~15mm沿型分布10~20个通孔(6)中循环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零件用热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凹模、凸模;其特征在于,凹模(3)、上压料圈(5a),安装在上底板(1)上;凸模(4)、下压料圈(5b)安装在下底板(2)上;冷却液在离凸模、凹模型面10~15mm沿型分布10~20个通孔(6)中循环流动。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瀚,陈鹰,时捷,王存宇,惠卫军,王毛球,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