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举推进,许多河流、湖泊驳岸进行了环境整治和景观改造,但是大量的老河道、湖泊(特别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河流)沿线硬质驳岸随处可见,而且大多是垂直型的,高度可达3米,对于这些垂直硬质驳岸,通常是设置岸边木质护栏、防护缆绳、防护铁链、绿化带、警示牌等防护设施,但几乎看不到救生竿、救生绳、救生圈等救生设施,当行人意外在此类硬质驳岸落水后,由于缺乏最直接有效的自救设施,给自救和他人施救增加难度,易导致意外死亡的发生,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大型河流、湖泊沿线需要加强公共水域硬质驳岸救生设施的建设力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改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水位落差大的垂直硬质驳岸的安全系数较低,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方法构建的救生型水岸生态植被箱,带拉手或挂钩,能方便意外落水者自救及岸上人员营救,具有救生设施功能;种植箱中可种植多种类型植物,可改善垂直驳岸景观;种植的水生植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预制植被箱外框根据尺寸需求制作模具,同时在三个竖侧面预埋钢筋拉手,在底部预埋吸湿排水管接头,管径为5-llcm ;浇筑混凝土并养护,使制得的植被箱外框的壁厚为3-5cm,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所述吸湿排水管为圆筒状,底部为塑料地漏,塑料地漏上为吸湿矿物棉; 2)预制植被箱的带孔盖板,厚度为2-3cm,孔径5cm,孔距20-25cm,呈品字形分布,强度为 C20 ; 3)混凝土外框回填轻质种植土在植被箱外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生型水岸生态植被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制植被箱外框:根据尺寸需求制作模具,同时在三个竖侧面预埋钢筋拉手,在底部预埋吸湿排水管接头,管径为5?11cm;浇筑混凝土并养护,使制得的植被箱外框的壁厚为3?5cm,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所述吸湿排水管为圆筒状,底部为塑料地漏,塑料地漏上为吸湿矿物棉;2)预制植被箱的带孔盖板,厚度为2?3cm,孔径5cm,孔距20?25cm,呈品字形分布,强度为C20;3)混凝土外框回填轻质种植土:在植被箱外框的底部摆放一层波状排水板后,回填轻质种植土至与边缘持平,待自然沉降后加盖盖板;4)在盖板孔洞中种植植物并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型水岸生态植被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植被箱外框根据尺寸需求制作模具,同时在三个竖侧面预埋钢筋拉手,在底部预埋吸湿排水管接头,管径为5-llcm ;浇筑混凝土并养护,使制得的植被箱外框的壁厚为3-5cm,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所述吸湿排水管为圆筒状,底部为塑料地漏,塑料地漏上为吸湿矿物棉; 2)预制植被箱的带孔盖板,厚度为2-3cm,孔径5cm,孔距20-25cm,呈品字形分布,强度为 C20 ; 3)混凝土外框回填轻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涛,袁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