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资源环境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河岸带是介于河流与陆地之间的半陆生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受到河流水位变动的影响、具有缓冲效应的过渡地带,通常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的水文过程连接地上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河岸带在流域生态系统中面积比不高,然而在水、营养物质流入河流的过程中却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功能,对截留面源污染、构建河流栖息生境、促进河流与其周围环境的连通性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利用生态工程手段恢复受损河流的生态功能,以达到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综合恢复河流生境。建设河流护坡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传统的护坡,特别是硬质护坡材料主要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片面强调河流的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功能,忽视了河岸带生境功能的发挥及其维护。硬质材料的透水能力差,切断了河岸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联系,阻碍了营养物质的交换,从而使生态系统的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如芦苇、菖蒲、茭白等湿生植物和一些沉水植物也很难在该区域生存,从而导致河流自净能力下降,河流水质恶化,对相应的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生境也造成影响。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生态 ...
【技术保护点】
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查河流水文条件,确定单位长度河岸带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水力停留时间,分析沿河面源污染特征;(2)针对沿河面源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或构建能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3)通过环境友好型粘着剂将护坡构件材料与高效菌或基因工程菌构建成中空六面体的生态护坡构件;(4)将生态护坡构件排列后砌在河岸两边,然后在中空六边形柱体的生态护坡构件中种植植物,即构建成生态护坡。
【技术特征摘要】
1.构建基于生物強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查河流水文条件,确定单位长度河岸带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水力停留时间,分析沿河面源污染特征; (2)针对沿河面源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或构建能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 (3)通过环境友好型粘着剂将护坡构件材料与高效菌或基因工程菌构建成中空六面体的生态护坡构件; (4)将生态护坡构件排列后砌在河岸两边,然后在中空六边形柱体的生态护坡构件中种植植物,即构建成生态护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构建基于生物強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调查河流水文条件是包括河流过水断面流量、流速、沿河面源污染负荷量、污染特征,并以此计算污染物水力停留时间,确定河岸带区域护坡构件用量及设置构件布设形式,确保污染物的水力停留时间大于污染物全部清除所需要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构建基于生物強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高效菌是以步骤(I)检测出的污染物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筛选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是携帯能去除步骤(I)检测出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移动行基因片段的基因工程菌。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构建基于生物強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ium或嗜中温假单胞菌PseudomonasmesophiIlea。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构建基于生物強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来,李建华,孙即梁,杨长明,靖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