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河道治理工程的护岸结构型式。
技术介绍
护岸工程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主要包含传统 型护岸和生态型护岸两类。传统型护岸多以水泥、砂浆、石料、浙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作为主要建材,常见的有浆砌石护岸、模袋混凝土护岸、混凝土预制(现浇)板护岸,该类护岸具有结构稳定、耐久等优点,但护岸工程对基础的要求较高,成本高;护岸建成后,阻碍了河岸带生态系统水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河岸带生态系统水生动植物及其陆生植物的生长,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且景观效果较差。生态型护岸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日本及其一些欧洲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护岸形式,常见的有植被生态护岸、土工网复合植被护岸、笼石结构护岸、抛石护岸及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该类护岸主要用天然植被的根系、土工网(镀锌铁丝网)和混凝土骨架来故土保沙,以达到岸坡稳定的要求,护岸建成后,对河岸带生态系统水生动植物及其陆生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小,生态景观效果较好,近水环境美。基于以上特点,该类护岸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我国主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工程实践经验,采用该类护岸对河流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其特征在于:在河流护坡上铺设的台阶式无纺布上面有台阶式砂石垫层,“回”型生态石笼格室位于台阶式砂石垫层上部,该生态石笼格室沿垂直水流方向由下至上、一排一排布置,排与排间生态石笼格室交错分布,沿水流方向生态石笼格室并肩布置,在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的河道多年平均水位以上部分的生态石笼格室环状区域是种植的根系欠发达的陆生植物;在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的河道多年平均水位以下部分的生态石笼格室环形区域是种植的根系欠发达的水生植物;在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的河道多年平均水位以上部分的生态石笼格室中心是种植的根系较为发达的陆生植物;在生态石笼格室护岸河道多年平均水位以下部分的生态石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张志崇,范宝山,陈晓霞,孙万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