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方法,具体涉及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植被配置模式的构建方法,用于防治矿山排土场水土流失。
技术介绍
干热河谷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在地理学上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南北盘江等江河的河谷坡面。干热河谷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低。干热河谷不仅热量、光照条件好,而且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以攀枝花为例,该市有254家矿业企业,分别分布在274个采区,经过40多年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矿山弃渣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生产弃渣800-1000万t,矿山弃渣场面积约为 1000 hm2。矿山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弃土,并形成一系列的大型排土场,矿山大型排土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矿产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责任制度和植被恢复模式,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并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将排土场进行表土剥离,并将表土与底土分别处理,底土与矿山废弃石块堆积在坡体下部的基础位置,表土单独堆放;其次,在排土场的平台修建截水沟、排水沟和集水池,截水沟位于排土场海拔最高处,排水沟位于排土场边坡的下方,截水沟与排水沟的走向与排土场降水后产生的地表径流流向垂直,集水池与截水沟、排水沟相连;再次,筛选出适合生长于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的植被种类,包括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基于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不同坡位和不同时间阶段具有不同的土壤侵蚀强度,在矿山排土场平台和坡度小于10°的缓坡地的中心部位配置经济效益较高、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正安,熊东红,董一帆,孔祥周,张宝军,张素,杨丹,郑学用,郭敏,王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