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68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系统,系统内置20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内填充大孔强酸型树脂;所述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分成五个区域:转化区、转化水洗区、酸再生区、再生水洗区、料顶水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所得的氨基丙酸平均含量达到9.9%,纯度>98%,氯离子含量未超标,产品反收率接近100%,具有的优点为:设备紧凑、系统简化、管道缩减和占地面积少;树脂消耗量减少,再生剂等化学药品、冲洗水消耗降低;产品的成分、浓度保持基本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操作弹性,可根据生产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旋转速度;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氨基丙酸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粉末,主要用户合成泛酸、泛酸钙、肌肽、帕米膦酸钠、巴柳氮等,在医药、饲料、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将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工序较长,生产周期长,总收率相对较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收率高、工序简单、转化效果好的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系统,系统内置20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内填充大孔强酸型树脂;所述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组成如下转化区包含7个分离单元,分为两段,前段包含3个分离单元,后段包含4个分离单元,原料液正向串联进入前段3个分离单元后,其流出液与转化水洗区中的流出液混合入中间罐中,中间罐中的料液再正向串联进入后段的4个分离单元,收集最后一个分离单元出液,得氨基丙酸溶液;转化水洗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经过转化区转化后的分离单元进入转化水洗区,采用逆向串联进纯水,进行水洗,收集转化水洗区的料液进入中间罐中;酸再生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分成两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系统,系统内置20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内填充大孔强酸型树脂;所述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组成如下:转化区:包含7个分离单元,分为两段,前段包含3个分离单元,后段包含4个分离单元,原料液正向串联进入前段3个分离单元后,其流出液与转化水洗区中的流出液混合入中间罐中,中间罐中的料液再正向串联进入后段的4个分离单元,收集最后一个分离单元出液,得氨基丙酸溶液;转化水洗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经过转化区转化后的分离单元进入转化水洗区,采用逆向串联进纯水进行水洗,收集转化水洗区的料液进入中间罐中;酸再生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丙酸钠转化成氨基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离子交换系统,系统内置20个分离单元,每个分离单元内填充大孔强酸型树脂;所述的连续离子交换系统分成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组成如下 转化区包含7个分离单元,分为两段,前段包含3个分离单元,后段包含4个分离单元,原料液正向串联进入前段3个分离单元后,其流出液与转化水洗区中的流出液混合入中间罐中,中间罐中的料液再正向串联进入后段的4个分离单元,收集最后一个分离单元出液,得氨基丙酸溶液; 转化水洗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经过转化区转化后的分离单元进入转化水洗区,采用逆向串联进纯水进行水洗,收集转化水洗区的料液进入中间罐中; 酸再生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分成两段,前段包括一个分离单元,后段包括3个分离单元,转化水洗区水洗后的分离单元,前段一分离单元正向进10%盐酸再生,前段流出液进入稀酸罐与再生水洗区的再生水洗液混合,得稀酸液,后段3个分离单元正向串联进稀酸罐中的稀酸液再生; 再生水洗区包含4个分离单元,经酸再生区再生后的分离单元,采用串联连接逆流方式进纯水水洗; 料顶水区包含I个分离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伯福虞美辉孙洪贵李振峰陈洪景雷细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