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式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阻挡使用环境中的颗粒杂质及油污污染的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传感器封装的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采集。经过二十余年的研发,传感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逐步成熟,但仍未能大量走出实验室,发挥其在军事和民品中的潜在应用,原因之一是传感器芯片的封装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开发成熟可靠、低成本的传感器封装技术并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就显得尤为迫切。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传感器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以及环境监测领域,对复杂环境中的环境参数(如人体器官内的生物信息、涂装车间和设备内的工艺参数、食品和药品包装 中的保存环境等)进行检测,在这些复杂环境中,通常存在有物理或化学杂质对裸露的传感器芯片产生性能和寿命上的影响。因此,采取适当的封装方法,是保证传感器芯片在复杂环境中正常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以工厂的涂装车间为例,该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漆雾颗粒与油污可能影响需要与外界接触的传感器芯片的正常工作,于是该类传感器的封装必须能够阻挡漆雾颗粒与油污,防止其与传感器的敏感区域接触或阻塞传感器芯片探测外界环境的探测孔。2005年,丹麦森迈帝克公司专利技术了一种使用疏水性油性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作为湿度传感器芯片的保护膜,该保护膜位于湿度传感器器件封装壳体表面以阻挡外界环境中的杂质;2007年,德国特斯托公司提出了一种湿度传感器的器件级封装结构,该结构采用了多层保护膜,其中最外层为与上述案例相同的多孔特氟龙烧结体,内层为水蒸气的选择性透过膜,具体可以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包括承载衬底(1)及位于所述承载衬底(1)上的传感器结构(2);其特征是:所述承载衬底(1)上键合固定有封装封盖(8),所述封装封盖(8)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1)键合连接的封盖基体,所述封盖基体内包括用于容纳传感器结构(2)的腔体(9);封盖基体与承载衬底(1)键合连接后,传感器结构(2)伸入腔体(9)内;传感器结构(2)的上方设有若干用于探测外界环境的探测孔(6),所述探测孔(6)与腔体(9)相连通,探测孔(6)的内壁覆盖有防粘层(7),且所述防粘层(7)覆盖封盖基体与外界接触的对应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包括承载衬底(I)及位于所述承载衬底(I)上的传感器结构(2);其特征是所述承载衬底(I)上键合固定有封装封盖(8),所述封装封盖(8)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的封盖基体,所述封盖基体内包括用于容纳传感器结构(2)的腔体(9);封盖基体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后,传感器结构(2)伸入腔体(9)内;传感器结构(2)的上方设有若干用于探测外界环境的探测孔(6),所述探测孔(6)与腔体(9)相连通,探测孔(6)的内壁覆盖有防粘层(7),且所述防粘层(7)覆盖封盖基体与外界接触的对应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封盖基体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的体式封盖(3)或薄膜封盖(10);所述封盖基体采用薄膜封盖(10)时,薄膜封盖(10)的第一表面与承载衬底(I)相键合,探测孔(6)贯通薄膜封盖(10)后与腔体(9)相连通;所述探测孔(6)的孔径为ΙμπΓ ΟΟμπ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封盖基体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的体式封盖(3)或薄膜封盖(10);所述封盖基体采用体式封盖(3)时,体式封盖(3)的第一表面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第二表面覆盖有防粘层(7);贯通体式封盖(3)的探测孔(6)与腔体(9)相连通,所述探测孔(6)的孔径为I μ m 100 μ 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封盖基体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的体式封盖(3 )或薄膜封盖(10 );所述封盖基体采用体式封盖(3)时,所述腔体(9)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电层(14),所述第一导电层(14)上覆盖有阳极氧化种子层(15);在腔体(9)的底壁上形成多孔阳极物薄膜(17);探测孔(6)为贯通多孔阳极氧化物薄膜(17)的孔状结构,且探测孔(6)与贯通体式封盖(3)的第一窗口( 18)相连通,所述第一窗口(18)位于探测孔(6)的正上方,所述探测孔(6)的孔径为IOnnTl μ 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封盖基体包括用于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的体式封盖(3)或薄膜封盖(10);所述封盖基体为体式封盖(3)时,所述体式封盖(3)的第一表面与承载衬底(I)键合连接,第二表面覆盖有第二导电层(19);贯通第二导电层(19)的导电层开孔(20)与贯通体式封盖(3)的第二窗口(22)及位于第二窗口(22)下方的腔体(9)相连通;第二导电层(19)上设置若干电纺纤维(24),位于导电层开孔(20)上方的电纺纤维(24)与导电层开孔(20)间配合形成所需的探测孔(6),防粘层(7)覆盖第二窗口(22)的内壁、导电层开孔(20)的内壁、第二导电层(19)及电纺纤维(24)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多孔阳极氧化物薄膜(17)包括氧化钛薄膜、氧化铝薄膜或氧化硅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传感器芯片的开放式封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粘层(7)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特氟龙)、聚对二甲苯、全氟癸羧酸、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十八烷基三氯硅烷、二氯二甲基硅烷、氯代硅烷、氯氟硅烷、甲氧基硅烷、三氯硅烷、硅酮、聚苯乙烯、聚氨基甲酸酯或聚硅氮烷。8.一种用于传感器的开放式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开放式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体式衬底(25),选择性地掩蔽和腐蚀所述体式衬底(25),以在体式衬底(25)内形成所需的腔体(9); (b)、利用上述形成腔体(9)的体式衬底(25),制作所需孔径的探测孔(6),所述探测孔(6)位于所述腔体(9)底壁的正上方,并与腔体(9)相连通,以形成所需的封盖基体; (c )、在上述封盖基体上制作防粘层(7 ),所述防粘层(7 )覆盖探测孔(6 )的内壁及封盖基体的外侧表面; (d)、提供载有传感器结构(2)的承载衬底(1),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毅恒,明安杰,张昕,谭振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