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6834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表面上形成立体的凹凸形状并能够提高外观性、而且通过局部改变触感而能够使人接触时的舒适性良好的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该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是在发泡成形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发泡基体上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一体层叠有表皮、软质的板状泡沫层及薄膜,其中,在表皮层上设置贯穿薄膜直到板状泡沫层内部的、由切口加工或由孔加工形成的浸渍口部,利用经过浸渍口部浸渍于板状泡沫层的发泡树脂的原液形成固化部。然后在固化部上粘接固定表皮,使板状泡沫层的其他部分与表皮一起向表侧鼓出并在发泡成形品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汽车的车门内饰、仪表板、扶手、头枕、座椅及其他内饰品中的。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的内饰品中多使用带表皮的树脂的发泡成形品、特别是一体成形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与表皮层而成的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该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构成为如下形态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上,在发泡成型发泡基体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而成,其中,该表皮层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发泡基体软质的 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以及在板状泡沫层的进ー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与发泡基体之间、用于防止发泡树脂的原液向板状泡沫层渗透的薄膜。在此,由比发泡基体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借助于其柔软性发挥使接触发泡成形品时的触感较好的功能。通常,在该板状泡沫层中使用将在エ厂中板状成形的发泡材料(一般是聚氨酯发泡材料)切割为规定厚度的材料。在该板状成形中,使发泡树脂的原液在连续移动的传送带上流动,以压力释放状态将其连续发泡并成形为具有规定的宽度及厚度的平坦的板状,该板状成形品主要具有作为中间产品的意思,之后根据目的从该板状成形品切取出各种形状的构件。以往,在将该板状成形品用于上述表皮层的情况下,使用将板状成形品剪切(切害IJ)为规定厚度、并通过层压加工将该剪切为规定厚度的板状成形品与皮革、布及其他材质的表皮以层叠状态接合并使其一体化而得到的构件。但是,若沿着发泡成形模具的内表面配置仅在以对板状成形品切割了的形态而存在的板状泡沫层上层叠并一体形成表皮而得到的构件,向发泡基体成形用的空间内注入发泡树脂的原液并使其发泡,则该原液渗透于板状泡沫层的内部并浸溃于板状泡沫层中(板状泡沫层存在有许多因切割加工等而破裂的气泡从而原液易于浸溃)。因而,若直接使原液发泡并固化,则板状泡沫层变硬,板状泡沫层原有的柔软性、良好的触感削弱。因此,也存在有考虑到与浸溃的量相当地,预先提高泡沫厚度这样的对应方法,但是伴随有对外观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況,以往,通过层压加工在板状泡沫层的背面(与表皮相反ー侧的面)粘贴用于防止发泡树脂的原液向板状泡沫层渗透的薄膜(通常是树脂薄膜),作为表皮层使用了 3层构造的构件。若如此设置,则能够防止发泡树脂的原液浸溃于板状泡沫层、使板状泡沫层变硬的情况。另外,在以汽车内饰品为主要用途的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中,其外观性成为重要的因素,但是以往这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的外观是由表皮的褶皱、顔色、缝缀等来表现的,表面平坦且单调。而且,接触表面时的触感在表面整体上也都是ー样的,缺乏变化,根据触感所获得的舒适性也不足。作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联的在先技术,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示出了ー种关于带表皮的发泡成形品(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的专利技术,其中公开有在发泡成型带表皮的发泡成形品时,在位于拐角部的部分局部去除薄膜,经过该去除部使发泡树脂的原液浸溃于板状泡沫层,使板状泡沫层局部固化。但是,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不是以将表面形成为凹凸形状为目标的技木,而且是面状地局部去除薄膜的技术,不是去除板状泡沫层或者对板状泡沫层进行加工的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另ー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关于ー种车辆内饰品及其制造方法的发 明,其中公开有一起缝合头枕的表皮层(表皮)与板状聚氨酯层(板状泡沫层)并实施刺绣,通过由开模引起的压カ的解除使在发泡成型发泡成形体(发泡基体)时借助于发泡压カ而压缩的板状聚氨酯层膨胀,将刺绣部形成为凹状。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是通过设置刺绣部来使头枕表面成为凹凸形状的技术,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另ー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ー种关于内饰材料及内饰材料的末端处理方法的专利技术,其中公开有在发泡成型发泡基体时,作为表皮层的末端处理的方法,利用配置有热线(热射线)的切除构件在表皮层的薄膜上形成狭缝状的切ロ,经过该切ロ使发泡树脂的原液浸溃于板状泡沫层中,使板状泡沫层局部固化。但是,该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是仅对薄膜进行切ロ的技木,不是对板状泡沫层实施加工的技术,而且作为外观设计也不是能够将外观上呈现的部分形成为凹凸形状的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一种关于具有槽状图案的表皮一体发泡品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其中公开有通过在表皮上预先设置槽来制造具有槽状图案的表皮一体发泡品。 但是,该技术是在表皮上预先形成槽的技术,与本专利技术不同。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1052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407541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2-203891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7-2165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如上所述的情况为背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立体的凹凸形状井能够提高外观性、而且通过局部改变触感而能够使人接触时的舒适性良好的。而且,技术方案I涉及ー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其是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上、在发泡成型上述发泡基体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该发泡基体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以及在该板状泡沫层的进ー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与该发泡基体之间、用于防止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向该板状泡沫层渗透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皮层上设有贯穿上述薄膜直到上述板状泡沫层内部的由切ロ加工或由孔加工形成的浸溃ロ部,在该板状泡沫层上局部形成有由经过该浸溃ロ部浸溃于上述板状泡沫层中的上述原液形成的固化部,在该固化部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在该表皮上除了由该固化部形成的固定部之外的部分处,上述板状泡沫层与上述表皮一起向表侧鼓出,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技术方案2是ー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其是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上、在发泡成型上述发泡基体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该发泡基体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以及在该板状泡沫层的进ー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与该发泡基体之间、用于防止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向该板状泡沫层渗透的薄 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皮层中,局部去除了上述薄膜及板状泡沫层,在上述发泡基体的通过向利用该去除形成的凹部流入上述原液并使其固化而产生的部分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在该薄膜及板状泡沫层的除了去除部以外的部分处,上述板状泡沫层与上述表皮一起向表侧鼓出,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技术方案3涉及ー种用于制造技术方案I的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经由以下エ序获得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a)在上述表皮层上设置贯穿上述薄膜直到上述板状泡沫层内部的由切ロ加工或由孔加工形成的浸溃ロ部;(b)在开模状态下沿着发泡成形模具的模具内表面设置上述表皮层;(c)在合模状态或开模状态下向上述发泡基体成形用的空间内注入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在合模状态下,使上述板状泡沫层上经过上述浸溃ロ部浸溃有该原液的该浸溃ロ部周围局部固化并在固化部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另ー方面,在上述空间内使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发泡并固化,从而在借助于发泡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其是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12)上、在发泡成型上述发泡基体(12)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16)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16)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18)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该发泡基体(12)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20),以及在该板状泡沫层(20)的进一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20)与该发泡基体(12)之间、用于防止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向该板状泡沫层(20)渗透的薄膜(2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皮层(16)上设有贯穿上述薄膜(22)直到上述板状泡沫层(20)内部的由切口加工或由孔加工形成的浸渍口部(24),在该板状泡沫层(20)上局部形成有由经过该浸渍口部(24)浸渍于上述板状泡沫层(20)中的上述原液形成的固化部(26),在该固化部(26)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18),在该表皮(18)上除了由该固化部(26)形成的固定部(18A)之外的部分处,上述板状泡沫层(20)与上述表皮(18)一起向表侧鼓出,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JP 2011-1412411.一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其是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12)上、在发泡成型上述发泡基体(12)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16)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16)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18)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该发泡基体(12)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20),以及在该板状泡沫层(20)的进一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20)与该发泡基体(12)之间、用于防止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向该板状泡沫层(20)渗透的薄膜(22),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表皮层(16)上设有贯穿上述薄膜(22)直到上述板状泡沫层(20)内部的由切口加工或由孔加工形成的浸溃口部(24),在该板状泡沫层(20)上局部形成有由经过该浸溃口部(24)浸溃于上述板状泡沫层(20)中的上述原液形成的固化部(26),在该固化部(26)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18), 在该表皮(18)上除了由该固化部(26)形成的固定部(18A)之外的部分处,上述板状泡沫层(20)与上述表皮(18) —起向表侧鼓出,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2.—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其是在发泡成型发泡树脂的原液而成的、作为发泡成形品的主体的发泡基体(12)上、在发泡成型上述发泡基体(12)时以接合状态一体成形表皮层(16)而成的,其中,该表皮层(16)在作为表面材料的表皮(18)的背侧一体层叠有由比该发泡基体(12)软质的发泡材料构成的板状泡沫层(20),以及在该板状泡沫层(20)的进一步靠背面侧夹设在该板状泡沫层(20)与该发泡基体(12)之间、用于防止上述发泡树脂的原液向该板状泡沫层(20)渗透的薄膜(22),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表皮层(16 )中,局部去除了上述薄膜(22 )及板状泡沫层(20 ),在上述发泡基体(12)的通过向利用该去除形成的凹部(54、54A)流入上述原液并使其固化而产生的部分上粘接固定上述表皮(18), 在该薄膜(22)及板状泡沫层(20)的除了去除部以外的部分处,上述板状泡沫层(20)与上述表皮(18) 一起向表侧鼓出,在以安装状态向外部暴露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3.—种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I的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10),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经由以下工序获得带表皮的一体发泡成形品(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刚正苅谷淳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