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浇铸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15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浇铸工艺,具体是涉及一种支座浇铸工艺。包括模具准备、压蜡、取模、蜡模修整、蜡模组树、制壳、煮蜡、浇铸及振壳和铸件修整工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支座浇铸工艺,工艺设计合理,产品成型效果好,次品率较低,极大程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的构思,可适用于绝大部分机械零部件的浇铸加工,适应性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浇铸エ艺,具体是涉及ー种支座浇铸エ艺。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的支座,其加工一般是通过浇铸加工成型的。现有的浇铸エ艺,其成型效果较差,产品瑕疵率较高,往往需要重新修整,或者导致产品报废。因此,加工エ艺需要改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成型效果好的支座浇铸エ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支座浇铸エ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模具准备打开模具,涂脱模剂至模具型腔,并用压缩空气将脱模剂吹匀;②、压蜡保持射压O. 15 O. 9MPa,压蜡时间为18 22s,射嘴温度为58 60°C ;③、取模采用水冷使其降温,垂直开模,并用压缩空气ー边吹气ー边开模,得蜡模;④、蜡模修整将蜡模在24 26°C放置于蜡盘上,采用修蜡刀进行修整,将射蜡ロ修平,以及将合模线和飞边去除,吹去蜡屑;⑤、蜡模组树将5件蜡模组树,蜡件间距为9 10mm,要求挂钩拧紧,成型杯与模头间烙接严密,无缝隙存在,得蜡树;⑥、制壳分为面层、ニ层、背层和封浆层エ序面层エ序,将蜡树放入清洗液内,上下窜动,清洗干净表面的蜡屑以及油脂;将蜡树倾斜45°压入泥浆内,匀速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支座浇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模具准备打开模具,涂脱模剂至模具型腔,并用压缩空气将脱模剂吹匀;②、压蜡保持射压0.15~0.9MPa,压蜡时间为18~22s,射嘴温度为58~60℃;③、取模采用水冷使其降温,垂直开模,并用压缩空气一边吹气一边开模,得蜡模;④、蜡模修整将蜡模在24~26℃放置于蜡盘上,采用修蜡刀进行修整,将射蜡口修平,以及将合模线和飞边去除,吹去蜡屑;⑤、蜡模组树将5件蜡模组树,蜡件间距为9~10mm,要求挂钩拧紧,成型杯与模头间烙接严密,无缝隙存在,得蜡树;⑥、制壳分为面层、二层、背层和封浆层工序:面层工序,将蜡树放入清洗液内,上下窜动,清洗干净表面的蜡屑以及油...

【技术特征摘要】
1.支座浇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模具准备 打开模具,涂脱模剂至模具型腔,并用压缩空气将脱模剂吹匀; ②、压蜡 保持射压O. 15 O. 9MPa,压蜡时间为18 22s,射嘴温度为58 60°C ; ③、取模 采用水冷使其降温,垂直开模,并用压缩空气一边吹气一边开模,得蜡模; ④、蜡模修整 将蜡模在24 26°C放置于蜡盘上,采用修蜡刀进行修整,将射蜡口修平,以及将合模线和飞边去除,吹去蜡屑; ⑤、蜡模组树 将5件蜡模组树,蜡件间距为9 10mm,要求挂钩拧紧,成型杯与模头间烙接严密,无缝隙存在,得蜡树; ⑥、制壳 分为面层、二层、背层和封浆层工序 面层工序,将蜡树放入清洗液内,上下窜动,清洗干净表面的蜡屑以及油脂;将蜡树倾斜45°压入泥浆内,匀速转动,再提起转动,让泥浆均匀涂挂在蜡树上;保持转动将蜡树放入淋砂机内,前后、左右、上下反转抖动,将锆砂或锆粉均匀粘附在泥浆表面; 二层工序,抖净表面浮砂,将蜡树放入预湿液内2 3s,置于挂架上滴净;将蜡树倾斜45°压入泥浆内,匀速转动,再提起转动,让泥浆均匀涂挂在蜡树上;将蜡树放入浮砂桶内,浮砂桶内设有煤干粉砂,让煤干粉砂均匀粘附在泥浆表面,抖净孔内及表面的剩余煤干粉砂;依次反复对第2层二层进行操作; 背层工序,抖净模壳表面浮砂,将蜡树倾斜45°压入泥浆内,匀速转动,再提起转动,让泥浆均匀涂挂在蜡树上;将蜡树放入浮砂桶内,浮砂桶内设有煤干粉砂,让煤干粉砂均匀粘附在泥浆表面,抖净孔内及表面的剩余煤干粉砂;依次反复对第2层背层进行操作; 封浆层工序,将模壳沾浆后,提起滴净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厚林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