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桥臂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890 阅读:8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桥臂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由升压电路和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升压电路由以555为核心的脉冲发生芯片和相关辅助器件构成。所述的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包含场效应管Q4,三极管Q1、Q2、Q3,电阻R2、R4、R5、R6,二极管D3,以及负载。相对于传统的驱动电路,能够实现100%的占空比的输出,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为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上桥臂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在驱动功率器件,如电机、发热器件的时候,会使用到逆变电路,逆变电路通常有ー个或者多个桥臂组成。由于N沟道场效应管能够提供较大的电流,且价格比同样功率的P沟道场效应管低廉,储存更为方便,在逆变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公知的技术表明,N沟道场效应管工作在饱和导通的条件下,其栅极要比源 极高出一定的电压,通常这个电压在12V左右。对于下桥臂,由于其源极的电压为0V,因此,下桥的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驱动电压只要满足导通电压为12V左右即可可靠地饱和导通;对于上桥臂,由于该N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负载相连,因此在导通的时候,源极的电压与漏极相近,以漏极电压36V为例,那么要使得该N沟道场效应管可靠的饱和导通,施加在栅极的电压大致要48V左右,产生比较困难。现有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配置独立电源,在36V的基础上,直接将外置独立电源的负端与N沟道MOS管的源级相连,正端与该N沟道MOS管的门极或者门极驱动电路相连。由于要配置ー套独立的电源,在体积和成本上都存在缺陷。另外ー种方式是采用专用芯片,如IR2103等使用自举充电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桥臂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升压电路1和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2,所述的升压电路1包含555定时芯片U1,电阻R1,电容C1、C2、C3、C4、C5,二极管D1、D2,以及直流电压36V和直流电压12V;所述的555定时芯片U1的TH端和TR端直接连接,并通过电阻R1同555定时芯片U1的OUT端相连,所述的555定时芯片U1的TH端和TR端同GND之间还由电容C1相连,所述的555定时芯片U1的VC端同GND之间还有电容C2相连;所述的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2包含场效应管Q4,三极管Q1、Q2、Q3,电阻R2、R4、R5、R6,二极管D3,以及负载;所述的场效应管Q4的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上桥臂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升压电路I和N沟道场效应管驱动电路2,所述的升压电路I包含555定时芯片Ul,电阻Rl,电容C1、C2、C3、C4、C5,二极管Dl、D2,以及直流电压36V和直流电压12V ;所述的555定时芯片Ul的TH端和TR端直接连接,并通过电阻Rl同555定时芯片Ul的OUT端相连,所述的555定时芯片Ul的TH端和TR端同GND之间还由电容Cl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敏明潘海鹏王惠姣蒋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