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互锁驱动电路及变频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器的逆变单元的驱动,一直来大部分生产厂家都采用七组控制信号来实现逆变单元的六个IGBT管的开通状况,软件计算精度要求非常严格,不容有所差错,否则会出现同一路输出直通的现象,从而导致IGBT管的损坏,甚至出现爆炸现象,影响了工作的安全系数。但是由于软件计算精度不高和控制出错的原因,还是有可能会出现同一路输出直通的现象,导致IGBT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互锁驱动电路及变频器,以保护IGBT管,防止由于计算或者控制失误导致IGBT管的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互锁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驱动光耦OPl和第二驱动光耦0P4 ;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阳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阴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28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阴极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阻R30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7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上桥驱动端UP+,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四电阻R44连接下桥驱动端UP-;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阴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阳极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33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阳极输入端还通过第六电阻R29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R40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4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驱动端UN+,所述第七电阻R40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光耦OP1和第二驱动光耦OP4;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阳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阴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28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阴极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阻R30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7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上桥驱动端UP+,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四电阻R44连接下桥驱动端UP?;所述第二驱动光耦OP4的阴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OP4的阳极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33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OP4的阳极输入端还通过第六电阻R29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OP4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R40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4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驱动端UN+,所述第七电阻R40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八电阻R47连接公共端NG;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容C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1的接地端;所述第二驱动光耦OP4的电源端通过第二电容C3连接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光耦OPl和第二驱动光耦0P4 ; 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阳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阴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28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阴极输入端还通过第二电阻R30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 所述第一驱动光耦OPl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7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上桥驱动端UP+,所述第三电阻R37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四电阻R44连接下桥驱动端 UP-; 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阴极输入端连接PWM信号电压的正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阳极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33连接PWM信号电压的负极,所述第二驱动光耦0P4的阳极输入端还通过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绪峰,陈正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创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