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2344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路和被驱动IGBT,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脉冲电路,控制电路的驱动三极管基极输入端增加了电容,即驱动三极管基极并联电容,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dv/dt和uce的峰值,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被驱动IGBT栅极串联电阻,降低栅极驱动电压的上升速率,抑制电流的峰值,使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降低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消除负面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IGBT驱动电路中,IGBT的栅极‑发射极间存在着较大的寄生电容,产生不利于IGBT开通和关断的因素,及栅极-集电极电容Cgc的密勒效应,引起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IGBT
,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IGBT是MOSFET与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器件。它既有MOSFET易驱动的特点,又具有功率晶体管电压、电流容量大等优点。其频率特性介于MOSFET与功率晶体管之间,可正常工作于几十kHz频率范围内,故在较高频率的大、中功率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IGBT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在它的栅极-发射极间施加十几V的直流电压,只有μA级的漏电流流过,基本上不消耗功率。但IGBT的栅极-发射极间存在着较大的寄生电容(几千至上万pF),在驱动脉冲电压的上升及下降沿需要提供数A的充放电电流,才能满足开通和关断的动态要求,这使得它的驱动电路也必须输出一定的峰值电流。IGBT作为一种大功率的复合器件,存在着过流时可能发生锁定现象而造成损坏的问题。在过流时如采用一般的速度封锁栅极电压,过高的电流变化率会引起过电压,为此需要采用软关断技术,因而掌握好IGBT的驱动和保护特性是十分必要的。IGBT的栅极通过一层氧化膜与发射极实现电隔离。由于此氧化膜很薄,其击穿电压一般只能达到20~30V,因此栅极击穿是IGBT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应用中有时虽然保证了栅极驱动电压没有超过栅极最大额定电压,但栅极连线的寄生电感和栅极-集电极间的电容耦合,也会产生使氧化层损坏的振荡电压。为此通常在栅极连线中串联小电阻可以抑制振荡电压。如图1、2所示,现有的IGBT驱动电路中,由于IGBT的栅极-发射极和栅极-集电极间存在着分布电容Cge和Cgc,以及发射极驱动电路中存在有分布电感Le,这些分布参数的影响,使得IGBT的实际驱动波形与理想驱动波形不完全相同,并产生了不利于IGBT开通和关断的因素。如图3所示,在t0时刻,栅极驱动电压开始上升,此时影响栅极电压uge上升斜率的主要因素只有Rg和Cge,栅极电压上升较快。在t1时刻达到IGBT的栅极门槛值,集电极电流开始上升。从此时开始有2个原因导致uge波形偏离原有的轨迹。首先,发射极电路中的分布电感Le上的感应电压随着集电极电流ic的增加而加大,从而削弱了栅极驱动电压,并且降低了栅极-发射极间的uge的上升率,减缓了集电极电流的增长。其次,另一个影响栅极驱动电路电压的因素是栅极-集电极电容Cgc的密勒效应。t2时刻,集电极电流达到最大值,进而栅极-集电极间电容Cgc开始放电,在驱动电路中增加了Cgc的容性电流,使得在驱动电路内阻抗上的压降增加,也削弱了栅极驱动电压。显然,栅极驱动电路的阻抗越低,这种效应越弱,此效应一直维持到t3时刻,uce降到零为止。它的影响同样减缓了IGBT的开通过程。在t3时刻后,ic达到稳态值,影响栅极电压uge的因素消失后,uge以较快的上升率达到最大值。由图3波形可看出,由于Le和Cgc的存在,在IGBT的实际运行中uge的上升速率减缓了许多,这种阻碍驱动电压上升的效应,表现为对集电极电流上升及开通过程的阻碍。为了减缓此效应,应使IGBT模块的Le和Cgc及栅极驱动电路的内阻尽量小,以获得较快的开通速度。IGBT关断时的波形如图4所示。t0时刻栅极驱动电压开始下降,在t1时刻达到刚能维持集电极正常工作电流的水平,IGBT进入线性工作区,uce开始上升,此时,栅极-集电极间电容Cgc的密勒效应支配着uce的上升,因Cgc耦合充电作用,uge在t1-t2期间基本不变,在t2时刻uge和ic开始以栅极-发射极间固有阻抗所决定的速度下降,在t3时,uge及ic均降为零,关断结束。由图4可看出,由于电容Cgc的存在,使得IGBT的关断过程也延长了许多。为了减小此影响,一方面应选择Cgc较小的IGBT器件;另一方面应减小驱动电路的内阻抗,使流入Cgc的充电电流增加,加快了uce的上升速度。在实际应用中,IGBT的uge幅值也影响着饱和导通压降:uge增加,饱和导通电压将减小。由于饱和导通电压是IGBT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尽量减小。通常uge为15~18V,若过高,容易造成栅极击穿。一般取15V。IGBT关断时给其栅极-发射极加一定的负偏压有利于提高IGBT的抗骚扰能力,通常取5~10V。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的IGBT驱动电路,IGBT的栅极-发射极间存在着较大的寄生电容,产生了不利于IGBT开通和关断的因素,及栅极-集电极电容Cgc的密勒效应,引起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实现短路保护,关断电流小,保护器件,IGBT开通时,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的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路和被驱动IGBT,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脉冲电路,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脉冲电路的输入端,脉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被驱动IGBT的输入端;控制电路的驱动三极管基极输入端增加了电容,即驱动三极管基极并联电容,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dv/dt和uce的峰值,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被驱动IGBT栅极串联电阻,降低栅极驱动电压的上升速率,抑制电流的峰值,使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降低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消除负面影响。进一步的,栅极串联电阻的电阻值随着IGBT电流容量的增加而减小。进一步的,供电电路采用用作光电隔离的汽车级光电耦合器ACPL-38JT,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IGBT栅极的电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驱动三极管基极并联电容,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dv/dt和uce的峰值,短路保护,关断电流小,保护器件;被驱动IGBT栅极串联电阻,降低栅极驱动电压的上升速率,抑制电流的峰值,使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降低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消除负面密勒效应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IGBT驱动电路图;图2是图1中IGBT中含有寄生电容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图1中IGBT开通时的波形图;图4是图1中IGBT关断时的波形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路和被驱动IGBT,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脉冲电路,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脉冲电路的输入端,脉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被驱动IGBT的输入端。IGBT的驱动电路必须具备2个功能:一是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IGBT栅极的电隔离;二是提供合适的栅极驱动脉冲。实现电隔离可采用脉冲变压器、微分变压器及光电耦合器。采用光耦合器等分立元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GBT驱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路和被驱动IGBT,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脉冲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脉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被驱动IGBT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驱动三极管基极输入端增加了电容,即所述驱动三极管基极并联电容,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dv/dt和uce的峰值,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所述被驱动IGBT栅极串联电阻,降低栅极驱动电压的上升速率,抑制电流的峰值,使栅极电路的阻抗足够低,以尽量降低意外的电压尖峰损害,消除负面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的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GBT驱动电路中包括控制电路和被驱动IGBT,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脉冲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脉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被驱动IGBT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的驱动三极管基极输入端增加了电容,即所述驱动三极管基极并联电容,采用慢降栅压技术来控制故障电流的下降速率,从而抑制器件的dv/dt和uce的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联能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