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GBT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87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GBT驱动电路,包括隔离驱动变压器T1、整流电路和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反激电路;隔离驱动变压器T1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反激电路含有正脉冲输入端和共地端,其中正脉冲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原边绕组的同名端,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通过开关连接共地端,形成原边回路;所述的开关连接IGBT的驱动控制端;副边绕组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含有两个用于连接IGBT门极的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原边控制信号和原边脉冲信号采用同一个地,副边无须额外的隔离供电电源,驱动信号不受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低频工作特别是恒定电平工作情况下的IGBT驱动中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GBT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la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控制功率常见的全控型电子器件。一般用于控制功率回路的通断。而在IGBT的驱动信号源和IGBT的主回路电源不同地的应用中,需要做隔离驱动。现有单管IGBT驱动方案中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集成驱动芯片,原、副边完全隔离,这种应用适应性比较强,可用于高频、低频等多种场合,可以实现一些本地保护功能。但是需要在原边控制信号的同时,在副边需专门做一组隔离电源,才能保证驱动能力;这种集成控制芯片,对于电路中的干扰比较敏感,容易出现IGBT驱动异常甚至失效,不能实现原副边传能,成本高。另一类,采用变压器驱动,原副边均为适合于IGBT驱动门极的脉冲信号,驱动也比较容易,可以实现原副边传能,不需要多路隔离电源供电。但其缺点为:在对于需要低频驱动特别是恒定电平驱动的应用中束手无策,低频中容易导致变压器磁饱和,不能实现传能,原边短路,不能实现本地保护,其应用范围较窄。【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驱动变压器T1、整流电路和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反激电路;隔离驱动变压器T1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反激电路含有正脉冲输入端和共地端,其中正脉冲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原边绕组的同名端,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通过开关连接共地端,形成原边回路;所述的开关连接IGBT的驱动控制端;副边绕组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含有两个用于连接IGBT门极的输出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驱动变压器T1、整流电路和用于产生脉冲信号的反激电路;隔离驱动变压器T1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反激电路含有正脉冲输入端和共地端,其中正脉冲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原边绕组的同名端,原边绕组的异名端通过开关连接共地端,形成原边回路;所述的开关连接IGBT的驱动控制端;副边绕组连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含有两个用于连接IGBT门极的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驱动变压器T1为正激式变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均为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包括三极管Q1及其驱动电路,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庆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