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295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动作机构、与电路连接的动端子、静端子以及复位机构,所述动作机构为一固定于外壳内的“E”形合金片,所述“E”形合金片的三个支脚向下弧形弹性弯曲,中间支脚端部低于两边支脚端部,两边支脚分别与所述动端子连接,中间支脚与静端子触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E”形合金片与静端子间的绝缘板,绝缘板一端设置有复位按键,另一端则安装有与外壳相抵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合金片受热变形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实现切断电路的目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双金属片结构过多的机械副运动,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双金属片结构散热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过载保护装置对电路中过载电流的反应更精确、敏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カ配件领域,特别涉及ー种电流过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电路都装有过载保护器,主要有保险丝熔断器、电磁脱扣式断电器、热继电器三类。保险丝熔断器安装于闸刀开关中,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高度发热而熔断,将电路切断。但保险丝一旦熔断无法复原,需要重新更换才能恢复电路。电磁脱扣式断电器则是通过电磁铁直接吸引衔铁来断开主电路,然而当电流处于临界值时,这种结构会失效。热继电器则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使得连接电路中动端子和静端子的双金属片发生变形而分离,切断电路,实现过载保护。但这种热继电器机械运动副较多,而且双金属片的结构散热不稳定,通常在未达到额定电流时就发生动作,无法实现精确的过载保护和过载分段;而且现有的热继电器式的电流过载保护装置的复位按键多采用阶梯形的内推杆,由于阶梯形结构的不稳定性,复位控制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电流过载保护装置无法精确实现过载保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ー种能实现精确过载保护的电流过载保护装置。ー种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动作机构、与电路连接的动端子、静端子以及复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作机构为ー固定于外壳内的“E”形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动作机构、与电路连接的动端子(9)、静端子(8)以及复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作机构为一固定于外壳内的“E”形合金片(5),所述“E”形合金片(5)的三个支脚向下弧形弹性弯曲,中间支脚端部低于两边支脚端部,两边支脚分别与所述动端子(9)连接,中间支脚与静端子(8)触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E”形合金片与静端子(8)间的绝缘板(2),绝缘板(2)一端设置有复位按键(3),另一端则安装有与外壳相抵的复位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过载保护装置,包括外壳⑴以及安装在外壳⑴内动作机构、与电路连接的动端子(9)、静端子(8)以及复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动作机构为ー固定于外壳内的“E”形合金片(5),所述“E”形合金片(5)的三个支脚向下弧形弾性弯曲,中间支脚端部低于两边支脚端部,两边支脚分别与所述动端子(9)连接,中间支脚与静端子(8)触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E”形合金片与静端子(8)间的绝缘板(2),绝缘板(2) —端设置有复位按键(3),另一端则安装有与外壳相抵的复位弹簧(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E”形合金片(5)的两边支脚与中间支脚的侧视投影呈“y”形。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E”形合金片(5)的中间支脚末端设置有动触点(6),所述静端子(8)设置有静触点(7);所述“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卫雄徐强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电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