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上述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外框和后壳体,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它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外框的一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上述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外框、后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所述外框的一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其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且利于扩大屏幕的显示面积,产品的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电视机等,如图I所示,其均采用塑胶前框I’的结构压住显示模组中的液晶玻璃2’,塑胶前框I’与后壳3’连接组成液 晶电视机的主体结构。但是由于塑胶前框I’与液晶玻璃2’之间的压紧面积较小,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强度较高的前铁框4’,前铁框4’设置于塑胶前框I’与液晶玻璃2’之间,以使塑胶前框I’可以可靠地压紧于前铁框4’及液晶玻璃2’,结构复杂,且由于需增设强度高的iu铁框4’,广品成本闻。而且,现有技术中的中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其由原来的传统边框向窄边框、以及超窄边框的方向设计,以达到节省塑胶前框的材料并使产品外形美观的效果。但是塑胶前框I’与显示模组中液晶玻璃2’之间仍然需要设置强度高的前铁框4’方可使塑胶前框I’压紧于液晶玻璃2’,由于塑胶前框I’的限制及存在前铁框4’,使得产品的屏幕被遮挡,从而影响产品的屏幕实际显示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其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且避免产品的屏幕被遮挡,利于扩大屏幕的显示面积,产品的外形美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外框和后壳体,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它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外框的一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具体地,所述外框与所述透明面板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外框、后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所述外框的一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朝向于所述透明面板,所述后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具体地,所述外框与所述透明面板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更具体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框的定位凸起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面板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部伸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通过凸设于所述外框内周壁的倒扣结构与所述外框相连接。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位于所述透明面板的背面。更具体地,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的胶框,所述液晶面板的正面朝向于所述透明面板的背面,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通过压敏胶粘接于所述胶框。更具体地,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透明面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本技术所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及无边框显示装置,其通过无边框壳体结构设计,且取消了传统显示装置内的前铁框,降低了产品的总体成本,利于实现产品的轻薄化,而且由于取消了前框及前铁框,避免产品的屏幕被遮挡,使产品屏幕显示范围更大。附图说明 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外框与显示模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其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液晶监控器、DVD显示屏等产品的壳体结构中。如图2所示,上述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外框11、后壳体12和透明面板13,夕卜框11为一中空框架,其可由多个侧围板围合而成。透明面板13位于外框11的一侧且覆盖于外框11的开口上,其一方面实现了无边框的结构设计,节约了外框11的材料使用,无需设置传统技术中的前铁框,降低了产品的总体成本,产品的外形美观大方,避免产品屏幕被遮挡,产品屏幕显示范围更大,g卩,可以在保证屏幕可视面积的前提下,缩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减少了产品占用空间,便于用户的摆放、使用,另一方面,还节省了产品的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具体地,如图2所示,透明面板13覆盖于外框11上,本实施例中,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的边缘平齐,从壳体结构的正面看,透明面板13呈一体化,屏幕尺寸大,产品外形美观。或者,透明面板13的尺寸略大于外框11的开口尺寸,这样,透明面板13也可以完全覆盖于外框11的开口处。当然,透明面板13的边缘也可以与外框11的开口相平齐,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外框11与透明面板13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以便于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的装配。具体应用中,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之间可由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透明面板13可以可靠地连接于外框11上,结构可靠性性高。具体地,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外框11的定位凸起部111以及设置于透明面板13上的定位凹槽131,定位凸起部111和定位凹槽131分别设置于透明面板13和外框11相向的侧面上,定位凸起部111伸入于定位凹槽131内,给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的装配定位带来了方便,利于提高装置效率及产品质量。当然,可以理解地,定位凸起部ill可以设置于透明面板13的背面,相应地,定位凹槽131也可以设置于外框11的前侧面上。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实施例一中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可为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例如平板电视、液晶电脑显示器等。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外框11、后壳体12、透明面板13和显示模组2,外框11为一中空框架,其可由多个侧围板围合而 成。显示模组2固定设置于外框11内,透明面板13位于外框11的一侧且覆盖于外框11的开口上,透明面板13可压紧于显示模组2。这样,透明面板13可以直接连接于外框11的端面上,其一方面实现了无边框的结构设计,节约了外框11的材料使用,产品的外形美观大方,在保证屏幕可视面积的前提下,缩小了产品的外形尺寸;而且由于透明面板13可整体压紧于显示模组2,其结构可靠性高,无需额外设置前铁框,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透明面板13覆盖于外框11上,本实施例中,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的边缘平齐,从壳体结构的正面看,透明面板13呈一体化,屏幕尺寸大,产品外形美观;或者,透明面板13的尺寸略大于外框11的开口尺寸。当然,透明面板13的边缘也可以与外框11的开口相平齐,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显示模组2具有正面和背面,显示模组2的正面朝向于透明面板13,后壳体12固定连接于显示模组2的背面。后壳体12可设计为较小,其可通过螺丝等锁紧件锁紧于显示模组2的背面,支撑座14也可通过螺丝锁紧于显示模组2的背面。当然,可以理解地,也可以采用这种常规的设计外框11的前侧固定连接于透明面板13,后壳体12固定连接于或一体成型于外框11的后侧,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外框11与透明面板13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以便于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的装配。具体应用中,透明面板13与外框11之间可由超声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外框和后壳体,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外框的一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包括外框和后壳体,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外框的ー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与所述透明面板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3.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外框、后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外框为一中空框架,所述显示模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位于所述外框的ー侧且覆盖于所述外框的开口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正面朝向于所述透明面板,所述后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与所述透明面板连接处设置有定位结构。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雄波,陈泰成,
申请(专利权)人: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