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510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包括:步骤a.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设定时间后,再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步骤b.重复步骤a至少一次;其中:在步骤a中:该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该对高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且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控制各行列上施加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幅值、频率及重复执行步骤a的间隔时间,来调节老化强度,达到最佳的老化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使显示屏中的近晶相液晶材料的驱动特性趋于稳定,使显示屏不会出现不稳定性和差异性,保证了显示屏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显示屏老化方法,尤指ー种应用于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平板显示器件之一,传统的液晶显示器都是被动显示,即透射型显示,只有在外加背光源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显示,但是背光源的功耗是液晶本身功耗的几百倍以上,十分耗能。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各种液晶材料层出不穷,其中不需要背光源的反射型液晶凭借其低功耗特性具有绝对优势。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又称为近晶态液晶显示屏)以其特有的薄膜表面特性和反射型显示原理,实现了一种无需背光、·结构简单、视角广泛、画面平稳、真正安全环保、省电的显示装置,并且其具有长期记忆功能和使用者不易疲劳等优点,在显示器的行列中处于领先地位。当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两个导电电极层间施加高频高压脉冲时,液晶分子被驱动呈现为全透明状态。当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两个导电电极层间施加低频高压脉冲吋,液晶分子被驱动呈现为雾状遮光状态。当两个导电电极层不通电时,液晶分子仍然保持已有的排列形态,即由于近晶相液晶分子对上一次排列形态的记忆能力较好,当显示屏掉电后,存在一定时间的图像会使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记录下它们原先的排列形态,原来的图像仍然会被显示而不丢失,这种不需要电驱动而维持光效应的状态被称为“多稳态”或“准静态”。但是,在实际驱动显示时发现,由于受近晶相液晶分子初始时所处偏转状态以及近晶相液晶分子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相同环境下采用同样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电压信号来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进行驱动显示,也并不一定能够使所有的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达到同样的显示状态,而是会出现透光度不同的差异,甚至是全屏不一致性,也就是说,对于显示屏中的近晶相液晶分子的偏转,并不是稳定地输入多少能量,液晶分子就能偏转到什么位置,其是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的,液晶分子的偏转会呈现出不稳定性和差异性。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找到ー种能够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进行预处理,消除近晶相液晶分子不稳定性和差异性的处理方法,是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使近晶相液晶显示屏中的近晶相液晶材料的驱动特性趋于稳定,解决了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不稳定性和差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ー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ー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X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ー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设定时间后,再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ー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b.重复步骤a至少一次;其中在步骤a中该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该对高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新制作出的近晶相液晶显示屏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在ー个设定时间内进行一定強度 的老化处理,显示屏在近晶相液晶分子的两个极端状态间不断转换,可使近晶相液晶显示屏中的近晶相液晶材料的驱动特性趋于稳定,即,使得所有近晶相液晶分子在开始显示图像前所处的偏转状态均为设定角度,从而使所有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在相同环境下采用同样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电压信号来驱动显示后,能够达到同样的显示状态而不会出现不稳定性和差异性,利于对显示屏的图像显示进行有效控制。本专利技术方法在使近晶相液晶材料的驱动特性趋于稳定的同时,能够去除残次品,保证了近晶相液晶屏的显示品质,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可根据实际老化需要,灵活地动态调节各行、各列上施加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幅值、频率及重复执行步骤a的间隔时间,从而可针对不同近晶相液晶材料制成的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而进行不同強度的老化处理,达到最佳的老化效果,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功耗,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中,单向电压方式(施加单向脉冲)与双向电压方式(施加双向脉冲)相比,单向电压方式将双向电压方式所需的四个外部电源(行、列电极分别有正、负两个电源供电)減少到了两个(行、列电极分别有ー个正电源供电即可),同时,单向电压方式所需的电压波形简单,易实现,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老化难度和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排列成横竖点阵列状的第一和第二导电电极层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老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低频双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高频双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低频正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行列电极上施加的一对高频正向脉冲信号的波形图;图6是近晶相液晶分子呈乱序排列形态的示意图7是近晶相液晶分子呈规则排列形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是针对近晶相液晶显示屏而设计的。如图I和图2所示,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10包括第一基体层11和第二基体层12。第一基体层11和第二基体层12的材料可选为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在第一基体层11与第二基体层12之间设有混合层13,混合层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例如,混合层13可由近晶相液晶、导电物、隔离物混合而成,或者,混合层13包括封装在聚合物结构中由近晶相液晶、导电物和隔离物组成的混合物。近晶相液晶(又称为近晶态液晶)可为A类近晶相液晶,如带硅氧基的化合物等。导电物可为带导电特性的化合物,如十六烷基三こ基溴化铵等。隔离物可为玻璃等材质制成的透明的隔离球或隔离棒。聚合物结构为聚合分子材料或单分子体材料热固化或紫外固化形成的具有腔室的设定形状的透明结构。在第一基体层11朝向混合层13的一侧镀有第一导电电极层14,在第二基体层12朝向混合层13的一侧镀有第二导电电极层15,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电极层14由M个平行排列的条状行电极141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15由N个平行排列的条状列电极151组成,第一导电电极层14的M个行电极141与 第二导电电极层15的N个列电极151相正交而形成ー个MXN的像素点阵列结构,ー个行电极141与ー个列电极151形成一个像素点,如图2所不的像素点20。该第一和第二导电电极层14和15与中间的混合层13形成了ー个面积很大的电容结构。第一导电电极层14和第二导电电极层15是透明的,其可以是ITO(氧化铟锡)等,且可根据需要使用辅助的金属电极,如铝、铜、银等。实际中,根据显示需要,混合层13内还可混合有一定量的二色性染料。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ー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141、各个列电极151上,设定时间后,再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ー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141、各个列电极151上;b.重复步骤a至少一次;其中在步骤a中该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该对高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对于该对低频脉冲信号而言,若它们的电压幅值相同的话,它们之间仅是相位相反,其它相关參数均一样(如频率、所施加的脉冲单元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设定时间后,再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b.重复步骤a至少一次;其中:在步骤a中:该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该对高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晶相液晶显示屏的老化方法,该近晶相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导电物的混合层,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行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列电极组成,该M个行电极与该N个列电极相正交而形成MX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将一对低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设定时间后,再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将一对高频脉冲信号分别加载到各个行电极、各个列电极上; b.重复步骤a至少一次; 其中 在步骤a中该对低频脉冲信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该对高频脉冲信 号仅相位相反且电压幅值相同或不同。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一对低频脉冲信号为双向脉冲;所述一对低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低频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d,由连续相接的Qd个双向低频脉冲单元构成,一个该双向低频脉冲单元由一个持续tdl时间的正电压、一个持续td2时间的负电压依次相接构成,该正电压和负电压的电压幅值相等,Td = tdl+td2 ;所述该对低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均小于阈值电压幅值,且所述该对低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叠加后得到的电压幅值大于阈值电压幅值;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一对高频脉冲信号为双向脉冲;所述一对高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高频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g,由连续相接的Qg个双向高频脉冲单元构成,一个该双向高频脉冲单元由一个持续tg I时间的正电压、一个持续tg2时间的负电压依次相接构成,该正电压和负电压的电压幅值相等,Tg = tgl+tg2 ;所述该对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均小于阈值电压幅值,且所述该对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叠加后得到的电压幅值大于阈值电压幅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频脉冲信号的频率为大于等于IOHz且小于等于1000Hz,所述低频脉冲信号的正、负电压的电压幅值为大于等于5V且小于等于125V,加载所述低频脉冲信号的脉冲单元个数Qd为大于等于I个且小于等于500个; 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的频率为大于IkHz且小于等于25kHz,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的正、负电压的电压幅值为大于等于5V且小于等于125V,加载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的脉冲单元个数Qg为大于等于I个且小于等于2000个。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一对低频脉冲信号为正向脉冲;所述一对低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低频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d,由连续相接的Qd个正向低频脉冲单元构成,一个该正向低频脉冲单元由一个持续tdl时间的正电压、一个持续td2时间的O伏电压依次相接构成,Td =tdl+td2 ;所述该对低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均大于阈值电压幅值; 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一对高频脉冲信号为正向脉冲;所述一对高频脉冲信号中的一个高频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g,由连续相接的Qg个正向高频脉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任宇夏兴隆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