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510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液晶面板、一侧板、一胶框、一前框及一固定单元,通过由所述胶框或前框形成有固定孔,可提供所述固定件嵌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使所述胶框或前框能够与所述侧板紧密接合在一起,不仅方便组装,更可强化模塊元件之间的卡合关系,增加模塊本身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简化模塊组合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 TFT-IXD)包括背光模塊,液晶面板,胶框及前框。背光模塊包括金属背板、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及光源等,导光板设置于金属背板内,光源设置在金属背板上且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光学膜片组叠置在导光板的上方,胶框设置于所述金属背板上并包围金属背板,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胶框上,所述前框组装在所述胶框上,与该胶框夹持固定液晶面板,以保护液晶面板。 请参照图I所示,其揭示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前框11、一胶框12、一背板13,及所述背板13向外凸設的 ^勾14,背板13通过卡勾14可卡制結合所述前框11 (及胶框12),以共同用以包围在液晶面板15外,因而实现保护液晶面板的效果。然而,利用所述卡勾14卡制固定的方式具有下述技術問題由于与所述前框11、胶框12与背板13之间仅利用卡勾14卡扣在一起,元件之间的卡合关系不紧密,较容易发生松脱而造成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塊结构强度减弱。再者,背板13利用沖壓形成卡勾14也會造成背板13的側板結構強度減弱。另外,所述背板13的卡勾14必须与所述前框11及胶框12对位才能卡扣在一起,相对增加液晶显示装置于组装时的工序与工时。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装置技术在模塊元件之间的卡合关系不紧密而造成结构强度减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前框或胶框僅需開設簡單的固定孔,並提供固定单元嵌设于前框或胶框的固定孔内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如此即可完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塊組裝作業,进而有利於简化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模塊结构和生产工序,以强化模塊整体结构强度。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液晶面板、一侧板、一胶框、一前框,及至少一固定单元,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外围,所述胶框具有一本体部,及一自所述本体部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本体部形成至少一固定孔,所述延伸部形成一定位槽,所述侧板伸置于所述定位槽且靠置在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前框组合在所述侧板外,并位于所述胶框的本体部下方,所述固定单元嵌设于所述胶框的固定孔内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使所述胶框固定在所述侧板上。再者,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液晶面板、一侧板、一胶框、一前框,及至少一固定单元,所述侧板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外围,所述胶框具有一定位槽,所述侧板伸置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前框组合在所述侧板与所述胶框外,且所述前框具有至少一固定孔,所述固定单元嵌设于所述前框的固定孔内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使所述前框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一现有的液晶显不装置的不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图2的固定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A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图5的固定单元的示意图。图6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图5的固定单元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再者,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主要包含一液晶面板21、一侧板22、一背板23、一背光組件24、一胶框25、一前框26,及一固定单兀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2位于所述液晶面板21外围,且所述背板23与所述侧板22为一体成型。所述背光組件24为侧入式背光組件,且包含一导光板241、光源242,及一光学膜片組243,所述导光板241设置在所述背板23上,所述光源242设置所述侧板22上而位于所述导光板241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242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数量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41的二侧、三侧或四侧,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所述背光組件24與所述背板23及侧板22共同構成一背光模塊。所述胶框25具有一本体部251,及一自所述本体部251向内延伸的延伸部252,所述本体部251形成一固定孔253,所述延伸部252形成一定位槽254,所述侧板22伸置于所述定位槽254且靠置在所述本体部252上,所述液晶面板21则靠置在所述延伸部252上方,所述前框26组合在所述侧板22外,并位于所述胶框25的本体部251下方。请参照图2、3所示,所述固定单元27包含一固定件271,及一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71上的固定胶272,所述固定件271嵌设于所述胶框25的固定孔253内,所述固定胶272用以将所述固定件271黏合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使所述胶框25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利用一个固定单元27对应嵌设于一个固定孔253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应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单元27与所述固定孔253,以多个嵌设固定部位强化整体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续请参照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2的胶框25上形成有固定孔253,可提供所述固定件271嵌设于所述固定孔253内,而黏合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使所述胶框25与所述侧板22能紧密接合在一起,其嵌合方式不仅方便组装,更可强化模塊元件之间的卡合关系,增加模塊本身的结构强度。请参照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相似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并大致沿用相同元件名称及图号,但第二实施例的差异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2包含一液晶面板21、一侧板22、一背板23、一背光組件24、一胶框25、一前框26,及一固定单元27。所述侧板22位于所述液晶面板21外围且提供所述液晶面板21靠置,所述胶框25具有一定位槽254,所述侧板22伸置于所述定位槽254中,所述前框26组合在所述侧板22与所述胶框25外围,并靠置于所述侧板22与所述胶框25的同一侧,且所述前框26具有一 固定孔261。所述固定单元27包含一固定件271,及一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71上的固定胶272,所述固定件271嵌设于所述前框26的固定孔261内,所述固定胶272用以将所述固定件271黏合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使所述前框26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固定件271嵌设于所述固定孔261内,并黏合固定在所述侧板22上,可使所述前框26与所述侧板22能紧密接合在一起,以强化模塊元件之间的卡合关系及结构强度。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框26同时组合靠置在所述侧板22与所述胶框25的外侧,更能提高模塊本身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液晶面板;一侧板,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外围;一胶框,具有一本体部,及一自所述本体部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本体部形成至少一固定孔,所述延伸部形成一定位槽,所述侧板伸置于所述定位槽且靠置在所述本体部上;一前框,组合在所述侧板外,并位于所述胶框的本体部下方;以及至少一固定单元,嵌设于所述胶框的固定孔内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使所述胶框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一液晶面板; 一侧板,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外围; 一胶框,具有一本体部,及一自所述本体部向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本体部形成至少一固定孔,所述延伸部形成一定位槽,所述侧板伸置于所述定位槽且靠置在所述本体部上; 一前框,组合在所述侧板外,并位于所述胶框的本体部下方;以及 至少一固定单元,嵌设于所述胶框的固定孔内且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使所述胶框固定在所述侧板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含一固定件,及一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固定胶,所述固定胶用以将所述固定件黏合固定在所述侧板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含一固定件,及一自所述固定件延伸的卡制件,所述侧板形成有一卡槽,所述卡制件用以卡制在所述卡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件为柱体。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刚王甲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