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斜楔机构、凸模镶块、以及凹模镶块,其中凸模镶块固定在上模座上,凹模镶块滑动设置在下模座上,且通过斜楔机构与上模座连接。通过这种翻边模具,通过斜楔机构的作用,在翻边时凹模镶块向外运动到翻边位置,通过与凸模镶块相互作用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然后通过斜楔机构的回位而内缩,从而使制件能够方便地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发生干扰。另外,针对左右两边翻成负角、前边也翻成负角、且后边翻成正角的四边都翻边的制件进行翻边处理,并且可以方便地将翻边后的制件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发生干扰。翻边模具进一步包括在前边的凹模镶块的左右两侧设置的缺口。(*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经常要用翻边模具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时,在一套翻边模具中可以进行一边翻边,但是同时进行两边翻边,或者三边翻边处理通常比较困难,原因是翻边后制件会包住翻边凹模,从而在翻边凹模与制件之间发生干扰,使得无法将制件中模具中取出。尤其是,对于四边都要翻边的制件进行翻边处理时,将会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边模具,该模具能够对两边或三边都需要翻边且翻成负角的制件进行翻边处理,并且可以方便地将翻边后的制件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发生干扰。由此,该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斜楔机构、凸模镶块、以及凹模镶块,其中凸模镶块固定在上模座上,凹模镶块滑动设置在下模座上,且通过斜楔机构连接在凹模镶块与上模座之间。通过这种翻边模具,通过斜楔机构的作用,在翻边时凹模镶块向外运动到翻边位置,通过与凸模镶块相互作用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然后通过斜楔机构的回位而内缩,从而使制件能够方便地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发生干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边模具,其能够针对左右两边翻成负角、前边也翻成负角、且后边翻成正角的四边都翻边的制件进行翻边处理,并且可以方便地将翻边后的制件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发生干扰。-->由此,翻边模具在前边的一个凹模镶块上靠近模具中心的部分设置有缺口。通过该技术特征,在对制件翻边之后,制件的左右负角翻边可以从缺口处通过而不受干扰,从而可以方便地将翻边后的制件从模具中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翻边模具在对制件进行翻边操作之前的状态图。图2是翻边模具在对制件进行翻边操作之中的状态图。图3是翻边模具在对制件进行翻边操作之后的状态图。图4是左右两边翻成负角的制件的示意图,其中细实线表示翻边前的状态,粗实线表示翻边后的状态。图5是前边翻成负角、后边翻成直角的制件的示意图,其中细实线表示翻边前的状态,粗实线表示翻边后的状态。图6a-图6d是将翻边后制件从模具中取出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斜楔机构3、凸模镶块4、以及凹模镶块5,其中凸模镶块4固定在上模座1上,凹模镶块5滑动设置在下模座2上,且通过斜楔机构3与上模座1连接。其中,所述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互相配合,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每一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用于对制件的一边进行翻边操作。根据需要,该模具中可以设置一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也可以设置多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但一般来说至多设置4对,即左右两侧的两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前侧的一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以及后侧的一对凸模镶块4和凹模镶块5。-->另外,斜楔机构3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导板31和下导板32,其中上导板31安装在上模座1上,下导板32安装在凹模镶块5上。在上述翻边模具中,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现有的手段实现,例如虽然说凸模镶块4固定在上模座1,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导板、压料板、固定板等构件间接地固定在上模座上,但由于这不是本技术的关键,所以不再予以详细说明。斜楔机构3属于模具行业中经常使用的标准化机构,具有各种类型和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应用于本技术。但是,优选地,本技术的翻边模具中使用的斜楔机构包括上导板31和下导板32,它们之间通过配合作用,可以将来自上模座1的垂直运动转化为凹模镶块5的水平运动。如图1所示,在对制件进行翻边处理之前,上模座1与下模座2分开预定距离,斜楔机构3中的上导板31和下导板32相互分开,凹模镶块5处于缩回位置。然后,如图2所示,随着上模座1向下运动,带动上导板31向下运动以便与下导板32发生作用,使得下导板32被向外推,从而带动两边的凹模镶块5向外运动以到达工作位置。如图3所示,当上模座1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上导板31到达其最终位置,安装在下导板32上的凹模镶块5处于工作位置,同时上模镶块4在上模座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与凹模镶块5相互配合作用,对制件10进行翻边操作。从图3中可以看出,制件10的左右两边被同时翻边成负角翻边(图中所示为U形翻边),翻边完全包住凹模镶块5。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现有的翻边模具,很难将制件10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受干扰。但利用本技术的翻边模具,在对制件10完成翻边处理之后,只需要上升上模座并带动上导板31上升,同时斜楔机构3中的下导板32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工作-->位置缩回到原始位置,从而两边的凹模镶块5将向内缩回,从而可以轻松地将制件10从模具中取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参照图4和图5,其中细实线为翻边前的状态,粗实线为翻边后的状态。待翻边的制件10左右两边要进行成负角翻边(图示为U形),前边也进行负角翻边,后边为直角。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翻边处理后,制件10不仅在其左右两边处包住凹模镶块5,并且在前边和后边也将包住凹模镶块5,由此通过上述的翻边模具将无法将制件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受干扰。因此,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a至图6d所示,其中细实线为翻边前的状态,粗实线为翻边后的状态。通过对上述翻边模具进行改进,即在上述的翻边模具中,在前侧的凹模镶块5(用于对制件的前边进行翻边操作)上靠近模具中心的后部(即在图6a至6d中镶块5的右侧)设置有缺口51,以便制件10左右两边的U形翻边的前端能够进入到该缺口51中,以便能轻松地将制件10从模具中取出。如图6a所示,在凹模镶块5的后面设置有缺口51。制件10的左右两边为U形翻边,前边为负角翻边,后边为直角翻边。由此,制件10整体上紧紧地包住凹模镶块5,通过现有的方法将很难将这种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如图6b所示,为了将制件10从模具中取出而不受干扰,首先将制件10的后端抬起而使之离开后边的凹模镶块5。然后,如图6c所示,由于在前边的凹模镶块5的后面具有缺口51,所以可以将制件10的前端向前推到缺口51中。然后如图6d所示,通过将制件10向上升起而将制件10不受干扰地从模具中取出。由此,轻松地将制件从模具中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机构(3)、凸模镶块(4)、以及与凸模镶块(4)配合的凹模镶块(5),其中凸模镶块(4)固定在上模座(1)上,凹模镶块(5)滑动设置在下模座(2)上,且通过斜楔机构(3)与上模座(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楔机构(3)、凸模镶块(4)、以及与凸模镶块(4)配合的凹模镶块(5),其中凸模镶块(4)固定在上模座(1)上,凹模镶块(5)滑动设置在下模座(2)上,且通过斜楔机构(3)与上模座(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斜楔机构(3)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颖,虎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