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6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翻边模具,该翻边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其中,所述凸模上包括凸筋,所述凹模上包括与凸筋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边模具由于在凸模和凹模上分别包括凸筋和凹槽,而且凸筋和凹槽分别设置在凸模和凹模的与制件折边的弯折处对应的位置上。所以在制件折边被翻边的同时,凸筋和凹槽将使制件折边的弯折处产生局部变形,以抵消制件出模后其弯折处的回弹角度,因此能够有效解决制件翻边过程中出现的回弹问题。同时由于省去了对整个模具进行反复修正的过程,而且仅用一套模具即可实现折边弯折角度不同的多个制件的翻边成型,从而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许多具有图1所示形状的零件在制造过程中都需要先将制件冲压成图2所示的形状,即冲压出折边1,然后再经过翻边工序,将折边1向下翻折以达到所需的形状。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本身存在弹性变形,所以当将翻边后的制件从模具中取出后,制件的弯曲角度将发生变化,出现所谓的“制件回弹”现象。因此将造成制件形状与模具的相应形状,即设计的制件所需形成的形状不完全一致,例如图3所示,翻折后的折边1’与需要形成的折边1”之间形成夹角。由于制件上需要进行翻边的区域通常是用于制件间相互连接的制件的边缘部分,因此如果这些部分出现制件回弹现象,将严重影响制件间的搭接状态,导致制件问不能牢固连接。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制件回弹问题,通常是在利用经验公式或者计算机软件设计模具时,事先将分析得出的可能发生的回弹量减去,以使出模后的制件获得所需的形状。而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制件来说,由于计算回弹量时往往存在误差,所以为了保证制件形状的精确性,就必须对模具整体反复进行修正,并且对于折边弯折角度不同的多个制件必须分别制造多套模具来进行翻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边模具,该翻边模具包括凸模(2)和凹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上包括凸筋(5),所述凹模(3)上包括与凸筋(5)配合的凹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边模具,该翻边模具包括凸模(2)和凹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2)上包括凸筋(5),所述凹模(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小鹏尚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