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51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抗拉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一内封钢板、加劲钢板组、第二内封钢板、第二连接钢板;加劲钢板组包括若干加劲钢板,部分或全部相邻加劲钢板之间设有叠层橡胶片;所述第一内封钢板、加劲钢板组、第二内封钢板形成的整体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小孔,所述叠层橡胶片经高温硫化后贯穿所述连通小孔,使原被加劲钢板隔断的各叠层橡胶片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抗拉型橡胶隔震支座秉承了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承载能力高、弹性复位能力强、水平位移能力大、耐久性好,性能稳定可靠、构造简单、便于生产等优点的基础上,改善了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弱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
,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尤其涉及一种抗拉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区域分布广阔而分散,地震频繁而强烈。从1900年至今,震级等于或大于8级的强地震已经发生12次之多,其中发生于人烟稠密之处者,损伤惨重,如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实际震害的调查表明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结构破坏、倒塌所致;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通过结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以减少结构地震响应”的抗震设计思路难以保证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近年来,结构振动控制
的耗能减震技术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提供了一条合理有效的途径。隔震技术通过在结构的基础、层间或者屋顶设置隔震支座,通过隔震支座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以期避开地震能量卓越频率段,同时通过外设或内置于隔震支座内的阻尼耗能机制耗散地震能量,大大减少主体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目前已有的隔震装置主要有三类橡胶类隔震支座、摩擦单摆或复摆、弹性或刚性滑动支座。在自动复位能力方面,前两类隔震支座是具有自动复位能力的,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拉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一内封钢板、加劲钢板组、第二内封钢板、第二连接钢板;加劲钢板组包括若干加劲钢板,部分或全部相邻加劲钢板之间设有叠层橡胶片;所述第一内封钢板、加劲钢板组、第二内封钢板形成的整体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小孔,所述叠层橡胶片经高温硫化后贯穿所述连通小孔,使原被加劲钢板隔断的各叠层橡胶片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卫星曹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路博橡胶减振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