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预埋板、上连接板、橡胶支座主体、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与橡胶支座主体固定连接,上预埋板顶部设有上预埋套筒,上预埋板和上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第一螺栓端部与上预埋套筒下部螺纹连接,上预埋套筒上部固定有上预埋锚筋;下预埋板底部设有下预埋套筒,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通过第二螺栓连接,第二螺栓端部与下预埋套筒上部螺纹连接,下预埋套筒下部固定有下预埋锚筋;下预埋板侧壁上连接有定位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预埋板侧面增设定位条,使得橡胶支座主体安装时快速准确定位,安装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强,隔震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隔震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橡胶隔震支座是安装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层之间的隔震层,可有效地减小或消弱传向上部结构的地震力和能量,大大减少结构的动力变形,保护上部构件和节点免遭地震破坏,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减震效果。但是,现有的橡胶支座主体为确保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其相对重量较重,吊装时具有较大的摇摆惯性或更换已老化损坏的橡胶支座主体时操作空间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安装操作的难度,劳动成本大,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通过在下预埋板侧面增设定位条,有效地解决了橡胶支座主体安装时难以快速准确定位的问题,安装施工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地震时可对地震产生的水平预应力起到一定的消弱作用,安全可靠性强,可有效提高隔震减震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预埋板、上连接板、橡胶支座主体、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与橡胶支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预埋板的顶部设置有上预埋套筒,所述上预埋板和上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穿过上预埋板和上连接板后与上预埋套筒的下部螺纹连接,所述上预埋套筒的上部固定有上预埋锚筋;所述下预埋板的底部设置有下预埋套筒,所述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穿过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后与下预埋套筒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套筒的下部固定有下预埋锚筋;所述下预埋板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对橡胶支座主体装配定位的定位条。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埋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下预埋板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条为长方体板。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条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的相邻两侧。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条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的前后两侧和下预埋板的左侧,或者三个所述定位条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的前后两侧和下预埋板的右侧。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设置在下预埋板侧壁的中部,所述定位条的长度为下预埋板安装侧长度的1/3~1/2,所述定位条的宽度为下预埋板高度的1.2~2倍。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通过第一螺钉与橡胶支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通过第二螺钉与橡胶支座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在下预埋板的侧壁上。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埋套筒和下预埋套筒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上预埋套筒对称布设在上预埋板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下预埋套筒对称布设在下预埋板的四个角上。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埋锚筋与上预埋套筒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锚筋与下预埋套筒的下部螺纹连接。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埋板的中心设置有注浆孔。上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为高强螺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施工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在下预埋板的两个或三个侧面所安装的定位条,准确快速的使橡胶支座主体与下预埋板定位并固定,施工操作方便快捷,解决了吊装时由于橡胶支座主体的摇摆惯性或更换已老化损坏的橡胶支座主体操作空间狭小,安装操作难以快速准确定位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下预埋板设有的定位条,地震时可对地震产生的水平预应力起到一定的消弱作用,安全可靠性强,可有效提高隔震减震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下预埋板和定位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下连接板、下预埋板和定位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下预埋板和定位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预埋锚筋;2—上预埋套筒;3—上预埋板;4—上连接板;5—橡胶支座主体;6—下连接板;7—下预埋板;7-1—定位条;7-2—第三螺钉;8—下预埋套筒;9—下预埋锚筋;10-1—第一螺栓;10-2—第二螺栓;11-1—第一螺钉;11-2—第二螺钉;12—注浆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预埋板3、上连接板4、橡胶支座主体5、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所述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6均与橡胶支座主体5固定连接,所述上预埋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预埋套筒2,所述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螺栓10-1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0-1的端部穿过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后与上预埋套筒2的下部螺纹连接,所述上预埋套筒2的上部固定有上预埋锚筋1;所述下预埋板7的底部设置有下预埋套筒8,所述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通过第二螺栓10-2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栓10-2的端部穿过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后与下预埋套筒8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套筒8的下部固定有下预埋锚筋9;所述下预埋板7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对橡胶支座主体5装配定位的定位条7-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埋板3、上连接板4、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条7-1为长方体板。实际制作时,定位条7-1为条形定位钢板。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条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条7-1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7的相邻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7-1设置在下预埋板7侧壁的中部,防止影响第一螺栓10-1、第二螺栓10-2的固定与松开操作;所述定位条7-1的长度为下预埋板7安装侧长度的1/3~1/2,所述定位条7-1的宽度为下预埋板7高度的1.2~2倍。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螺钉11-1与橡胶支座主体5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6通过第二螺钉11-2与橡胶支座主体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条7-1通过第三螺钉7-2固定连接在下预埋板7的侧壁上,连接方便可靠,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埋套筒2和下预埋套筒8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上预埋套筒2对称布设在上预埋板3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下预埋套筒8对称布设在下预埋板7的四个角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预埋锚筋1与上预埋套筒2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锚筋9与下预埋套筒8的下部螺纹连接,连接方便可靠。如图1所示,所述下预埋板7的中心设置有注浆孔12,方便注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10-1和第二螺栓10-2均为高强螺栓,橡胶支座主体5为叠层橡胶主体、铅芯橡胶主体或高阻尼支座主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安装时,先将装配有下预埋套筒8和下预埋锚筋9的下预埋板7与基础层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水平固定,再吊装合适的装配好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6的橡胶支座主体5,通过下预埋板7侧面固定的定位条7-1可以快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预埋板(3)、上连接板(4)、橡胶支座主体(5)、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所述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6)均与橡胶支座主体(5)固定连接,所述上预埋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预埋套筒(2),所述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螺栓(10‑1)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0‑1)的端部穿过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后与上预埋套筒(2)的下部螺纹连接,所述上预埋套筒(2)的上部固定有上预埋锚筋(1);所述下预埋板(7)的底部设置有下预埋套筒(8),所述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通过第二螺栓(10‑2)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栓(10‑2)的端部穿过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后与下预埋套筒(8)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套筒(8)的下部固定有下预埋锚筋(9);所述下预埋板(7)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对橡胶支座主体(5)装配定位的定位条(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预埋板(3)、上连接板(4)、橡胶支座主体(5)、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所述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6)均与橡胶支座主体(5)固定连接,所述上预埋板(3)的顶部设置有上预埋套筒(2),所述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通过第一螺栓(10-1)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0-1)的端部穿过上预埋板(3)和上连接板(4)后与上预埋套筒(2)的下部螺纹连接,所述上预埋套筒(2)的上部固定有上预埋锚筋(1);所述下预埋板(7)的底部设置有下预埋套筒(8),所述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通过第二螺栓(10-2)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栓(10-2)的端部穿过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后与下预埋套筒(8)的上部螺纹连接,所述下预埋套筒(8)的下部固定有下预埋锚筋(9);所述下预埋板(7)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对橡胶支座主体(5)装配定位的定位条(7-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埋板(3)、上连接板(4)、下连接板(6)和下预埋板(7)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条(7-1)为长方体板。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条(7-1)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7)的相邻两侧。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快速定位装配的橡胶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7-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条(7-1)分别连接在下预埋板(7)的前后两侧和下预埋板(7)的左侧,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勇,王莫莲,马向锋,罗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