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阻尼装置,用于液控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换向运动动态过程的控制调节,该装置为集成式结构,由第一单向阀、阻尼孔及第二单向阀组成,装置外端部加工有外螺纹,可以插入旋拧安装在液压控制阀中。所述第一单向阀、阻尼孔及第二单向阀并联连接,且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布置方向相反。所述液压阻尼装置结构紧凑、布置方便,可以实现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正反向运动过程阻尼作用的分别控制调节,保证滑阀阀芯平稳快速换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液控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换向运动动态过程的控制调节的液压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液控滑阀式液压控制阀广泛用于阀控液压系统中,阀芯运动的动态过程与主机运动的动态过程相关联,阀芯的换向动态过程对主机运行的平稳性、快速性及操控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液控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换向运动靠液压力驱动,复位运动靠弹簧力驱动,运动具有非对称特性,且多为低阻尼系统,尤其对于大流量液压系统,阀芯质量大,换向运动过程惯性大,为使阀芯换向运动平稳快速,目前,工程实践中多采用在阀芯换向油路中设置回油阻尼孔的形式来调节阀芯的运动阻尼,这种阻尼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工艺好等优点,但是无法满足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正反向换向运动阻尼作用过程的分别控制调节,这与阀芯双向运动的非对称性不能完全匹配,使得滑阀阀芯换向平稳性与快速性变差, 易造成系统流量或压力的超调波动,弓I起主机震动、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阻尼装置,可以实现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正反向运动过程阻尼作用的分别控制调节,以适应阀芯双向运动的非对称性要求,保证滑阀阀芯平稳、快速换向,从而消减系统的震动、噪音,改善主机的操控性能。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液压阻尼装置,阻尼装置I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两个凸肩,即第一凸肩TJl和第二凸肩TJ2,第一凸肩TJl上加工有外螺纹,能使阻尼装置I旋拧安装在液压控制阀中,阻尼孔I. 2是由第二凸肩TJ2的轴径Λ、轴长7和阀体内孔配合部位FT的孔径d2形成的环形缝隙构成,第一单向阀I. I、阻尼孔I. 2及第二单向阀I. 3并联连接,且第一单向阀I. I与第二单向阀I. 3的布置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液控滑阀式液压控制阀广泛用于阀控液压系统中,通常阀芯换向运动靠液压力驱动,复位运动靠弹簧力驱动,阀芯双向运动时受力具有非对称特性,目前,工程实践中多采用在阀芯换向油路中设置回油阻尼孔的形式来调节阀芯的运动阻尼,这种阻尼装置无法满足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正反向换向运动阻尼作用过程的分别控制调节,这与阀芯双向运动的非对称性不能完全匹配,使得滑阀阀芯换向平稳性与快速性变差,易造成系统流量或压力的超调波动,引起主机震动、噪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液压阻尼装置,采用两个反向布置开启压力不一样的单向阀和阻尼孔并联构成,当阀芯在液压力驱动下换向运动时,小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反向截止,大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和阻尼孔对阀芯的运动起阻尼作用;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向复位方向运动时,大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反向截止,小开启压力的单向阀和阻尼孔对阀芯的运动起阻尼作用,这两个反向布置的单向阀分别限定了阀芯不同运动方向时阻尼孔两端的最大压差,为非对称阻尼,与阀芯双向运动时受力的不对称性相匹配,使阀换向运动和复位运动均能得到很好的阻尼特性,运行平稳。本专利技术可实现滑阀式液压控制阀阀芯正反向运动过程受力的非对称与阻尼作用的非对称性相匹配,保证滑阀阀芯平稳、快速换向,从而消减系统的震动、噪音,改善主机的操控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阀芯为球阀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阀芯为锥阀的结构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1.阻尼装置,I. I.第一单向阀,I. 2.阻尼孔,I. 3.第二单向阀,¢/1.轴径,7.轴长,¢/2.孔径,TJl.第一凸肩,TJ2.第二凸肩,FT.阀体内孔配合部位,e、f、g、h.阻尼装置中的内部油道,A、B.油液流动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阻尼装置为集成式结构,由第一单向阀I. I、阻尼孔I. 2及第二单向阀I. 3组成,装置外端部加工有外螺纹,可以插入旋拧安装在液 压控制阀中。其中阻尼孔I. 2依靠该液压阻尼装置装入液压控制阀上后由第二凸肩TJ2的轴径Λ、轴长7和阀体内孔配合部位FT的孔径 /2形成的环形缝隙构成,第一单向阀I. I、阻尼孔I. 2及第二单向阀I. 3并联连接,且第一单向阀I. I与第二单向阀I. 3布置方向相反,第一单向阀I. I的弹簧刚度大于第二单向阀I. 3的弹簧刚度。该液压阻尼装置的安装方向为当油液A向流动时,液压阻尼孔I. 2和第二单向阀I. 3对阀芯弹簧复位方向的运动起调节控制作用,当油液B向流动时,液压阻尼孔I. 2和第一单向阀I. I对阀芯开启方向的运动起调节控制作用,第一单向阀I. I、第二单向阀I. 3均为座阀式结构,阀芯可为球阀亦可为锥阀。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I、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阻尼装置旋拧安装在液压控制阀中后,由第二凸肩TJ2的轴径Λ、轴长7和阀体内孔配合部位FT的孔径 /2形成的环形缝隙构成了阻尼孔I.2,阻尼孔I. 2的阻尼作用可通过改变轴径Λ、孔径必、轴长7的尺寸结构进行调整,环形缝隙越小越长则阻尼作用越强,反之则阻尼作用越弱。当阀芯在液压力驱动下向开启方向运动时,油液向B向流动时,油液通过油道A进入第二单向阀I. 3弹簧腔、阻尼孔I. 2及第一单向阀I. I非弹簧腔,此时第二单向阀I. 3反向截止,由第一单向阀I. I、阻尼孔I. 2对阀芯开启运动动态过程进行调节,当阀芯在弹簧力驱动下向复位方向运动时,油液向A向流动时,油液通过油道八^进入第一单向阀I. I弹簧腔、阻尼孔I. 2及第二单向阀I. 3非弹簧腔,此时第一单向阀I. I反向截止,由第二单向阀I. 3、阻尼孔I. 2对阀芯复位运动动态过程进行调节,这样,采用两个反向布置开启压力不一样的第一单向阀I. I、第二单向阀I.3和阻尼孔并联结构,当阀芯在液压力驱动下换向运动时,小开启压力的第二单向阀1.3反向截止,大开启压力的第一单向阀I. I和阻尼孔1.2对阀芯的运动起阻尼作用;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向复位方向运动时,大开启压力的第一单向阀I. I反向截止,小开启压力的第二单向阀I. 3和阻尼孔I. 2对阀芯的运动起阻尼作用,这两个反向布置的单向阀分别限定了阀芯不同运动方向时阻尼孔两端的最大压差,为非对称阻尼,与阀芯双向运动时受力的不对称性相匹配,使阀芯换向运动和复位运动均能得到很好的阻尼特性,运行平稳,从而避免了阀芯换向不平稳造成的系统流量或压力的超调波动 ,改善了主机的操控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阻尼装置,阻尼装置(1)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两个凸肩,即第一凸肩(TJ1)和第二凸肩(TJ2),第一凸肩(TJ1)上加工有外螺纹,能使阻尼装置(1)旋拧安装在液压控制阀中,其特征在于阻尼孔(1.2)是由第二凸肩(TJ2)的轴径(d1)、轴长(l)和阀体内孔配合部位(FT)的孔径(d2)形成的环形缝隙构成,第一单向阀(1.1)、阻尼孔(1.2)及第二单向阀(1.3)并联连接,且第一单向阀(1.1)与第二单向阀(1.3)的布置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阻尼装置,阻尼装置(I)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两个凸肩,即第一凸肩(TJi)和第二凸肩(TJ2),第一凸肩(TJl)上加工有外螺纹,能使阻尼装置(I)旋拧安装在液压控制阀中,其特征在于阻尼孔(I. 2)是由第二凸肩(TJ2)的轴径(Λ)、轴长(7」和阀体内孔配合部位(FT)的孔径( /2)形成的环形缝隙构成,第一单向阀(I. I)、阻尼孔(I. 2)及第二单向阀(I. 3)并联连接,且第一单向阀(I. I)与第二单向阀(I. 3)的布置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花,王建森,冀宏,魏列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