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陆两栖船用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00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4
小型水陆两栖船用车轮,包括车轮体与囊式叶轮体,所述的车轮体包括标准轮胎套件和支撑嵌装轮胎套件的整体轮圈,所述的整体轮圈一侧具有向内凹陷的凹腔,且所述的整体轮圈固定在与轮毂一体化的金属轮辐上;所述的囊式叶轮体包括叶轮下外壳、叶轮上外壳、气囊叶轮,所述的叶轮下外壳设有连接螺栓和气门通孔;所述的气囊叶轮包括中空的囊体和双向标准气门,所述的囊体表面设有突出表面的中空突起,所述的突起在充入气体后向外膨胀伸出形成叶片;所述气囊叶轮粘接在所述的叶轮下外壳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只需一套动力驱动系统;不影响陆地行走效率;不增加额外的阻力和重量;方便更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小型水陆两栖船用车轮
技术介绍
水陆两栖船只,广泛用于军事、民用两大领域。大型水陆两栖船如军用登陆舰,一般具有两套驱动系统,其中一套驱动系统驱动车轮或履带用于在陆地上行走,另ー套驱动系统驱动螺旋桨等水中的推动机构,适于水中行驶,因而具有水陆两栖行走能力。小型两栖船多采用ー套动力,通过分动及离合装置分别驱动水中推进器或陆地行走车轮。其应用如“水陆两用养殖船”(中国专利号2167950);“水陆两用娱乐健身艇”(中 国专利号:2598858)等。问题是具有水陆两种不同的行走系统,必然使行走驱动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如果能用一套行走驱动系统同时实现水陆两栖行驶,则两栖船的驱动系统就得到较大的简化。要实现ー套驱动系统,就必须有ー种水陆两用的驱动轮。当这种水陆两用驱动安装在如小型渔船上,渔船便可以直接从家中开去水塘作业,然后将装满水产品的渔船开出水塘,一路开回家,不再需要其他中转车辆或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具有水陆两种不同的行走系统的两栖船成本高、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ー种行走驱动系统同时实现水陆两栖行驶、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水陆两栖船用车轮。本技术所述小型水陆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水陆两栖船用车轮,包括车轮体与囊式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体包括标准轮胎套件和支撑嵌装轮胎套件的整体轮圈,所述的整体轮圈一侧具有向内凹陷的凹腔,且所述的整体轮圈固定在与轮毂一体化的金属轮辐上;所述的囊式叶轮体包括叶轮下外壳、叶轮上外壳、气囊叶轮,所述的叶轮下外壳设有连接螺栓和气门通孔,所述的叶轮下外壳装入所述的整体轮圈一侧的凹腔;所述的叶轮下外壳通过所述的连接螺栓同轴连接在所述的整体轮圈一侧;所述的气囊叶轮包括中空的囊体和双向标准气门,所述的囊体表面设有突出表面的中空突起,所述的突起在充入气体后向外膨胀伸出形成叶片;所述气囊叶轮粘接在所述的叶轮下外壳的内腔中;所述的双向标准气门嵌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水陆两栖船用车轮,包括车轮体与囊式叶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体包括标准轮胎套件和支撑嵌装轮胎套件的整体轮圈,所述的整体轮圈ー侧具有向内凹陷的凹腔,且所述的整体轮圈固定在与轮毂一体化的金属轮辐上; 所述的囊式叶轮体包括叶轮下外壳、叶轮上外壳、气囊叶轮,所述的叶轮下外壳设有连接螺栓和气门通孔,所述的叶轮下外壳装入所述的整体轮圈ー侧的凹腔;所述的叶轮下外壳通过所述的连接螺栓同轴连接在所述的整体轮圈ー侧; 所述的气囊叶轮包括中空的囊体和双向标准气门,所述的囊体表面设有突出表面的中空突起,所述的突起在充入气体后向外膨胀伸出形成叶片;所述气囊叶轮粘接在所述的叶轮下外壳的内腔中;所述的双向标准气门嵌装在所述的囊体底部,并从所述的气门通孔中通过; 所述的叶轮上外壳表面上开有与所述的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治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