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膜底涂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2263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膜底涂层及其生产工艺,所述PET膜底涂层组分及含量为: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2~4份;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1~3份;水:4~7份;酒精:0.5~3份;PMA:0.1~1份;防白水:0.1~1份;固化剂:0.8~5份;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约为3.9%,粘度值约为2000mPa.s;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约为2.0%,粘度值约为80mPa.s;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底涂层,使磨砂胶水涂布于PET膜上之后可以牢固附着于PET膜表面并使之具有磨砂效果,黏贴紧密,表面平整,同时免去了物理打磨的过程,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具体地讲,涉及一种PET膜底涂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PET膜又名膜耐高温聚酯薄膜,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首先,PET薄膜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其次,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再次,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因而可广泛的应用于磁记录、感光材料、电子、电气绝缘、工业用膜、包装装饰等领域。PET膜现有市场上多数磨砂PET膜的制作工艺大多为对透明PET膜的表面进行物理打磨,需要专门的设备,成本较高。少数情况下,现有技术通过利用磨砂胶水涂布于PET膜上之后可以牢固附着于PET膜表面并使之具有磨砂效果的方法,免去了物理打磨的过程,但是这种方法本身容易出现黏贴不牢、脱胶及胶面结合不够平 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PET膜底涂层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所述PET膜底涂层组分及含量为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 :2 4份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 :1 3份 水4 7份 酒精0. 5 3份PMA :0· I I 份 防白水0. I I份 固化剂0. 8 5份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约为3. 9%,粘度值约为2000mPa. s ;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约为2. 0%,粘度值约为80mPa. s ; 所述固化剂为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所述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及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按比例混合并将溶液搅拌均匀; (2)将水、酒精及防白水按比例混合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步骤(I)所得溶液中,之后再搅拌均匀;(3)按所需含量将固化剂用PMA稀释后加入步骤(2)所得溶液,加入的过程中对溶液进行搅拌; (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搅拌至均匀并用滤网过滤。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溶液制备完成后应在约25摄氏度的环境下密封贮存。进一步地,所述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是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底涂层,使磨砂胶水涂布于PET膜上之后可以牢固附着于PET膜表面并使之具有磨砂效果,黏贴紧密,表面平整,同时免去了物理打磨的过程,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所述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ET膜底涂层组分及含量为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 :3千克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 :1千克 水5千克 酒精2千克PMA :0. 2 千克 防白水0. 2千克 固化剂0. 8千克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为3. 9%,粘度值为2000mPa. s ;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为2. 0%,粘度值为80mPa. s ; 所述固化剂为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所述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及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按上述配比混合并将溶液搅拌均匀; (2)将水、酒精及防白水按上述配比混合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步骤(I)所得溶液中,之后再搅拌均匀; (3)按上述配比将固化剂用PMA稀释后加入步骤(2)所得溶液,加入的过程中对溶液进行搅拌; (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搅拌至均匀并用滤网过滤,搅拌时间约10分钟,滤网以200目滤网为佳。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中溶液制备完成后应在约25摄氏度的环境下密封贮存。进一步地,所述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是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所述底涂层在使用时,一般在PET膜先涂布好底涂层之后再涂一层磨砂胶水即可,此时磨砂胶水可以牢固附着于PET膜表面并使之具有磨砂效果,黏贴紧密,表面平整,同时免去了物理打磨的过程,降低成本。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PET膜底涂层,其组分及含量为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 :2 4份 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 :1 3份 水4 7份 酒精0. 5 3份PMA :0· I I 份 防白水0. I I份 固化剂0. 8 5份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约为3. 9%,粘度值约为2000mPa. s ; 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约为2. 0%,粘度值约为80mPa. s ; 所述固化剂为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2.—种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及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按比例混合并将溶液搅拌均匀; (2)将水、酒精及防白水按比例混合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步骤(I)所得溶液中,之后再搅拌均匀; (3)按所需含量将固化剂用PMA稀释后加入步骤(2)所得溶液,加入的过程中对溶液进行搅拌; (4)将步骤(3)中所得溶液搅拌至均匀并用滤网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4)中溶液制备完成后应在约25摄氏度的环境下密封贮存。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PET膜底涂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是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膜底涂层及其生产工艺,所述PET膜底涂层组分及含量为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2~4份;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1~3份;水4~7份;酒精0.5~3份;PMA0.1~1份;防白水0.1~1份;固化剂0.8~5份;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约为3.9%,粘度值约为2000mPa.s;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约为2.0%,粘度值约为80mPa.s;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底涂层,使磨砂胶水涂布于PET膜上之后可以牢固附着于PET膜表面并使之具有磨砂效果,黏贴紧密,表面平整,同时免去了物理打磨的过程,降低成本。文档编号C09D5/00GK102827520SQ2012103359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胡熙, 刘磊, 罗玉兰 申请人:惠州艺都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ET膜底涂层,其组分及含量为: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2~4份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1~3份水:4~7份酒精:0.5~3份PMA:0.1~1份防白水:0.1~1份固化剂:0.8~5份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A羟基质量分数约为3.9%,粘度值约为2000mPa.s;所述水性羟基聚丙烯酸树脂B羟基质量分数约为2.0%,粘度值约为80mPa.s;所述固化剂为聚异氰酸酯类固化剂;所述“份”表示单位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熙刘磊罗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艺都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