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网栅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052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栅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备步骤,将一毛细管的端部与一主管的圆孔部分相距一预设距离固定设置;加热步骤,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主管的圆孔部分同时进行加热;粘接步骤,停止加热,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所述主管的圆孔进行快速压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用了非接触式红外线加热焊接技术,改进了传统的接触式电热丝热熔焊接方式,避免了由于接触热熔造成焊接残渣灾祸,确保了热熔材料的纯正度,保证了多头焊接时每个点的均匀加热,提高了生产效率,规范了行业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末端系统辐射换热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换热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对毛细管网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毛细管网栅是一种分集水式结构,由供回水主管和若干细管以一定的间距并联熔接而成,形成一个封闭的网栅。介质从一根主管均匀流过毛细管网,然后再汇集到另一根主管,此系统功能源于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仿生。毛细管网栅由间距很小的平行PPR塑料毛细管均匀分布组成,并将其两端焊接在两根主管上,形成一个闭路的网栅,功能是深度分水、汇水,让水介质从一根主管通过毛细管网汇集到另外一根主管。 现有毛细管网栅的种类并不多,主要类别于它们的材质、结构形态、和制作工艺;从材质上分有PE-RT和PP-R两种管材;PE-RT是乙烯与辛烯共聚改性而成的非交联线型中密度聚乙烯管材,也叫耐高温聚乙烯,是使用温度不能超过80°C的热塑性管材,温度较高的状态下管材承压能力会更低;PE_RT挤出控制不容易,加工范围窄,质量控制较难,可进行热熔连接,但是PE-RT翻边不规则,容易堵塞;采用市面上的PP-R专用焊接机容易过焊导致漏水;PP_R是80年代末,采用气相共聚工艺使5%左右PE在PP的分子链中随机地均匀聚合(无规共聚)而成为新一代管道材料;它强度高,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和长期蠕变性能;同时管道具有优异的耐化学物品腐蚀性能,常温下不溶于任何已知溶剂;可进行热熔连接,是比较合适的毛细管网栅材料。现有的毛细管网栅的成型组装工艺是纯手工的操作,特别是在毛细管网栅的尾部的嵌条组装成型时,是采用冷成型工艺,这样的工艺会造成毛细管网栅尾部成椭圆形,从而会在后道工序中产生折断现象,使其成品率低,也会在以后的运输、安装过程中产生同样的现象,同样也会在安装完成后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介质的流通阻力大,流通量的难以控制的现象;嵌条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均匀固定毛细管网,使其成型毛细管网栅的固定连接件。便于的包装、运输、安装;现有的毛细管网栅的的嵌条长度为260mm,它的嵌口为2. 6mm,内径为4. 3mm,这种嵌条的缺点是I :在毛细管网栅上需要用嵌条固定的同一部位,就必须用重叠的方式同时用4根,这种重叠的固定方式使毛细管网栅的整体性差,而且浪费原材料;2 :现有的嵌条的嵌口 2.6mm,由于嵌条的材料也是塑料,嵌口很容易由于嵌条受力变形而张开,使得毛细管从嵌口内脱落,它会直接影响嵌条组装工序以下的生产工序,打压测试、运输、安装,尤其影响安装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展,加大安装用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有的毛细管网栅是由接触式加热手动多点来完成细管与粗管的熔接。这种设备对于毛细管网栅的热熔技术上有相对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手动控制加热环节,它是通过粗管和细管直接接触加热块而达到加热熔接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很自然地会产生以下问题1,由于是接触式加热,当加热时间和温度达到时,所需加热的主管部位和细管端面需要脱离加热器,当所需加热的主管部位和细管端面脱离时必然会有一些热熔料会粘连在加热器上,这样就会造成熔接面所需的热熔料的熔接量缺失,且主管加热部位和细管端面的热熔料缺失不均匀,从而造成焊接面的成型不一、偏心、焊颈不均、外观粗糙等问题。2,由于其加热时间的长短造成加热温度的高低,当加热温度高时主管加热部位和细管加热端面会产生严重变形,从而会在熔接时把一些本该在熔接表面的熔接料挤入主管和细管部位的内腔中,从而使细管与主管焊接部位的内径减小,严重的还会造成堵塞,影响了毛细管网栅的介质的正常流通量;在加热温度低时主管焊接部位和细管焊接端面的会因为在没有达到加热温度而产生虚焊,而不是真正的分子结合,从而产生耐压性差,冷却后脆性大,使用寿命短的质量问题。3 :当主管加热部位和细管端面与加热器分离后,需要恒定的时间进行瞬间的熔接,而现有的毛细管焊接工艺是手动的,在有人员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瞬间熔接时的时间的长与短,在这个同时也决定了焊接出的毛细管网栅的焊接牢固度会有巨大的差别,从而造成焊接质量的不一致,达不到正常的热熔性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耗时长,产品合格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其特点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备步骤,将一毛细管的端部与一主管的圆孔部分相距一预设距离固定设置;加热步骤,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主管的圆孔部分同时进行加热;粘接步骤,停止加热,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所述主管的圆孔进行快速压合。较佳地,在预备步骤中,所述主管插入一定位条,一定位针插入所述主管的圆孔部分与所述定位条固定连接。较佳地,在加热步骤中,加热方式为非接触红外线方式加热。较佳地,在加热步骤中,将一加热装置放置在毛细管端部与主管圆孔之间。本专利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引用了非接触式红外线加热焊接技术,改进了传统的接触式电热丝热熔焊接方式,避免了由于接触热熔造成焊接残渣灾祸,确保了热熔材料的纯正度,保证了多头焊接时每个点的均匀加热,提高了生产效率,规范了行业产品O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嵌条的形状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单个细管的弯折部形状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制造示意图及其放大图,其中加热设备设置在细管和主管之间。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制造示意图及其放大图,其中加热设备开始加热。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制造示意图及其放大图,其中细管和主管已粘接在一起。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 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图I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毛细管网栅的形状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毛细管网栅,包括第一主管110、第二主管130和多个连接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的细管120,细管120的两端分别以相同的间距焊接在主管上,形成一个封闭的供回路系统,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外径为20mm,壁厚为2mm。介质从第一主管110均匀流过毛细管,然后再汇集到第二主管130上,从而有效地控制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均匀辐射换热,对整个室内环境舒适度达到衡温、衡湿、衡氧的效果。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嵌条140包括多个用以嵌入细管的固定槽142,嵌条140是PP-R塑料,作用是使多个120细管,均匀地以一定的间距固定成形,从而完美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毛细管网栅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嵌条140也可以是其它合适的材料,只要能达到固定细管的技术方案均可适用。图2示出了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嵌条的形状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嵌条140长度为260臟,嵌口宽2. 5mm,内径为4. 3mm。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网栅标准宽度为1000mm,需采用4根嵌条,同时现有技术中嵌条的嵌口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网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备步骤,将一毛细管的端部与一主管的圆孔部分相距一预设距离固定设置;加热步骤,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主管的圆孔部分同时进行加热;粘接步骤,停止加热,将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与所述主管的圆孔进行快速压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藤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塞夫纳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