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静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622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口静压装置,其包括一箱体,其还包括至少两个扩风部,各所述扩风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相连通,各所述扩风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送风系统相贯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延长了风口静压装置的使用寿命,扩大了应用范围,而且还保证了风口静压装置消噪和稳定气流的良好性,降低了施工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送风系统送风减少动压、增加静压,而且还能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改良和提高送风系统的送风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用于送风系统中的静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风口静压装置
技术介绍
静压装置是送风系统送风管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送风管的一个枢纽;常可以用来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还可以把部分动压变为静压,使风吹得更远。此外,静压装置还可用来减少噪声,又可获得均匀的静压出风,减少动压损失,而且还有万能接头的作用。把静压装置很好地应用到通风系统中,可提高通风系统的综合性能。然而,由于现有的静压装置的材质一般多为油漆铁皮、镀锌铁皮、塑料。众所周知,油漆铁皮和镀锌铁皮用的时间长了,都会锈蚀。而塑料材质则又存在刚性不足的缺点。为了达到需要的刚性要求,唯有通过增加箱体材质的厚度来实现,但这就相应增加了材料成本,违背了当今节能降耗的宗旨。此外,现有的风口静压装置的结构达不到消噪和稳定气流要求。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进风口的扩风性能差,也并不能真正地起到静压降噪的作用。再则,由于风口静压装置进风接口的高度位置不合理,给工地施工也往往带来了安装不便。送风系统是现代空调的重要配置,实际运用中,在空调房间地面连接出风时,一般采用合适口径的PVC管紧贴地面敷设连接。而现有的风口静压装置由于其进风接口的高度位置和房间地面的落差设计不合理,也无疑增加了风管接口连接的难度,给施工质量带来了许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静压装置存在使用寿命短,扩风效果差,且无法降噪的缺陷,提供一种刚性好,耐腐蚀,且能有效消噪和稳定气流的风口静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风口静压装置,其包括一箱体,其特点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两个扩风部,各所述扩风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相连通,各所述扩风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送风系统相贯通。较佳地,所述箱体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较佳地,所述箱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与两所述扩风部相连接的通孔,各所述通孔的面积均为所述箱体侧面面积的1/3。较佳地,各所述扩风部的体积均为所述箱体体积的1/3。 较佳地,各所述扩风部还包括一用于与所述送风系统的风管相连接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直径为63mm。较佳地,所述箱体上还形成有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罩设有一风口板。较佳地,所述风口板上设有若干栅孔,所述栅孔由若干栅条形成。较佳地,各所述扩风部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较佳地,所述箱体的长度为600mm、800mm、1000mm、1200mm中之任一种。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技术选用了不锈钢板加工,因此,避免了油漆铁皮和镀锌铁皮会锈蚀的材质缺点,同时也满足了风口静压装置的刚性要求。为了满足不同房间对配风的要求,静压装置的长度可以为600mm、800mm、1000mm、1200mm等多种规格。为了减低新风的风速和动压,获得稳定的气流,本技术的风口静压装置上可以设置多个扩风部,比如两个扩风部。而每个扩风部的一端分别与箱体的一侧面相贯通。2、本技术还将扩风部上与静压装置的一侧面连接处的通孔的截面积,设置成是静压装置该侧面面积的1/3,保证扩风部的体积是静压装置体积的1/3。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确保获得稳定的进风量的同时,降低静压装置的制造成本。3、另外,连接口的底部切线和静压装置箱底面处于水平,可使静压装置具有良好的消噪和稳定气流性能,同时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时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风口静压装置,其包括一与一送风系统(图中未示出)相通的箱体1,箱体I的材质选用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比如1.Omm不锈钢,这样就保证了静压装置的防锈蚀性和高刚性。箱体I的宽度和高度都是统一的定型尺寸,而箱体I的长度可以有600mm、800mm、1000mm、1200mm等多种不同规格,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房间对配风的要求,本技术的风口静压装置上可以设置多个扩风部2,比如两个扩风部。而每个扩风部2的一端分别与箱体I的一侧面11相贯通,用于将从风管(图中未示出)进入的风进行减压后再送入箱体I内。根据出风需要,可以按每30(T800mm的箱体长度配置一个扩风部2。箱体I上也对应设有多个用于分别与每个扩风部2相连接的通孔,各通孔的面积均为箱体侧面11的面积的1/3,扩风部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天方地圆结构,该部分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赘述。同时,还可以将扩风部2的体积加工成箱体I体积的1/3大小,这样可以保证静压装置进风量的稳定,能更好地消噪和减少气流的振动。扩风部2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个进风口 21,这是为了与外部的PVC风管相通,而风管通常与送风系统的主风管密封连接。试制时,经反复测试,若进风口设计成直径为63_的圆口时,既能保证风量,又可节省加工的成本。如图1至图3所示,出风口静压装置的箱体I的高为110mm、宽为100mm,在它90mm高度处从四周向内设有12mm平面折边,通过四面折边形成一个20_高、76_宽、96_长的出风口 3,作用是安装连接细条的风口板4,风口板4上设有若干栅孔5,栅孔5由若干栅条形成,具有导风和装饰的效果。扩风部2的底部设置成与静压装置箱体I的底面水平,这样不仅保证了静压装置消噪和稳定气流,而且还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本技术多用于送风系统,一般为空调房间配套使用。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时,先把静压装置固定在空调房间地面合适位置,在扩风部2的进风口 21处,可以紧贴地面稳定密封连接好配套的PVC风管,而风管和送风系统的主风管密封连接。待空调房间的地面处理装修好,静压装置的出风口 3处盖上配套的风口板4即可。这样,送风系统处理好的新风通过风管进入扩风部2,经过有一定体积空间的扩风部2扩风,就能减低新风的风速和动压。然后再进入具有更大体积空间的静压装置的箱体1,这样新风气流可以被稳定,气流振动得到了缓冲,增加了新风的静压。经静压过的新风,最后通过细条风口板上布满的栅孔5进入空调房间,为空调房间提供了舒适、良好的新风。因此,采用本技术,不仅延长了静压装置的使用寿命,扩大了应用范围,而且还保证了静压装置消噪和稳定气流的良好性,降低了施工难度。此外,本技术可以为送风系统送风时减少动压、增加静压,而且还能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改良和提高送风系统的送风效果,满足空调房间对送风的新风要求。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口静压装置,其包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两个扩风部,各所述扩风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相连通,各所述扩风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送风系统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口静压装置,其包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两个扩风部,各所述扩风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一侧面相连通,各所述扩风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送风系统相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与两所述扩风部相连接的通孔,各所述通孔的面积均为所述箱体侧面面积的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扩风部的体积均为所述箱体体积的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藤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塞夫纳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