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峰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938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框架体、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所述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均固定设于框架体中,所述过滤新风箱与新风进气管连接,使得室外新鲜空气通过过滤新风箱进入上述框架体中,所述毛细管网栅组的上端和/或下端设有分配器,使得冷/热媒均匀的流过毛细管网栅组,实现毛细管网栅组对框架中新风加热或冷却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内置新风进气管道和过滤新风箱,能够自动导入室外新风,室内可不再另外设置送风口;内置毛细管网栅组,可对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进行预加热或预降温等处理;过滤新风箱和毛细管网栅组协同工作,高效、节能的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的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空间中,大量合成材料的使用,采用密封性良好的门窗等建筑构件,以及为了节能尽可能减小新风量等措施,使室内产生的多种有机气体及由人体产生的生物性污染物等得不到合理的稀释和置换。空调、通风系统安装不当也会形成污染源,例如空气处理设备中大量水体存在、空气过滤装置失效和管理不善等。因此,室内空气质量恶化。要保证室内环境空气清新,通常采用新风稀释法,以通风换气作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方法。新风的传输方式采用置换式,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负压方式吸入室内,经过安装在卧室、客厅或起居室窗户上的新风口进入室内。同时,再由对应的室内管路与数个房间内的排风口相连,构成的循环系统将带走室内废气,集中在排风口排出,而排出的废气不再做循环运用,新旧风形成良好的循环。在尽量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的条件下,为了满足人体舒适的要求,需要同时对引入的新风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装置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通过过滤新风箱自动引入新风,并对新风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实现室内空气的质量调节,满足人体舒适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框架体、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冷凝水提升泵,所述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均固定设于框架体中,所述过滤新风箱与新风进气管连接,使得室外新鲜空气通过过滤新风箱进入上述框架体中,所述毛细管网栅组的上端和/或下端设有分配器,使得冷/热媒均匀的流过毛细管网栅组,所述过滤新风箱的出气口朝向毛细管网栅组的后视面或左视面或右视面或仰视面或俯视面,实现毛细管网栅组对框架中空气加热或冷却处理,框架中的空气再通过框架上下端的风口与室内空气交换从而达到室内空气的升温或降温。所述过滤新风箱依次通过新风连接管、新风管变径箱、新风进气管与室外通气,且均设于框架体内。所述设于框架体下端的新风进气管为扁管,设于框架体上端的新风进气管为圆管。所述框架体由包括角支架、横梁、立柱、侧支架、毛细管网栅上固支架和毛细管网栅下固支架在内的部件组装而成。 所述框架体的外壳体上还设有与室内换气的通风口,通风口设有过滤网,过滤灰尘 PM2.5。所述毛细管网栅组固定设于毛细管网栅上固支架和毛细管网栅下固支架之间。所述毛细管网栅组的下端设有冷凝水托盘。所述毛细管网栅组包括2-6片毛细管网栅。所述框架体中还设有冷凝水提升泵,所述冷凝水提升泵与冷凝水托盘连接。所述过滤新风箱中设有灰尘过滤网和/或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内置新风进气管道和过滤新风箱,能够自动导入室外新风,室内可不再另外设置送风口 ;内置毛细管网栅组,可对室外进入的新鲜空气进行预加热或预降温等处理,四季均可使用;过滤新风箱和毛细管网栅组协同工作,引入新风的同时,对新风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处理,高效、节能的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内置控制接线盒,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探测室内温湿度,可以自动调节温湿度,室内可不再另外设置温控面板;装置内无风机,完全利用空气对流调节室内空气,无噪音且节能。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嵌入墙壁安装不影响吊 顶,安装使用方便,对装修无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立体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3为框架体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图1至图7,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结构示意图说明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该装置中,框架体I中安装毛细管网栅组2、过滤新风箱3、温控制接线盒4。框架体I (如图3所示)是由角支架11、侧支架12、横梁13、立柱14组成的长方体框架,框架体的大小(长、宽、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框架体I用于固定安装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各个部件。框架体I的上端的横梁上设有毛细管网栅上固支架15,框架体I的下端的横梁上设有毛细管网栅下固支架16,毛细管网栅下固支架16下方设有冷凝水托盘17,用于收集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框架体I上还设有通风口 18,通风口设有灰尘过滤网,过滤灰尘PM2.5。毛细管网栅组2垂直地面,固定安装在毛细管网栅上固支架15和毛细管网栅下固支架16之间。毛细管网栅组2通常由2-6片毛细管网栅并列组成。毛细管网栅组2的上端和下端均依次设有连接管21、分配器22、冷热媒管接口 23,连接管的数量等于毛细管网栅的数量,冷热媒依次通过冷热媒管接口 23、分配器22、连接管21进入毛细管网栅组2,以对框架体I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处理。过滤新风箱3固定安装在框架体I内,过滤新风箱3的出风口朝向毛细管网栅组2的六个面的任意一个面(如图3至图7所示),使得新风能够充分接触毛细管网栅组2,以实现对新风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过滤新风箱上设有新风进气管31与室外通气,根据安装环境可以选择进气管,顶部送风时,新风进气管可以为圆管(如图4至图6所示),例如Φ 75圆管,地面送风时,新风进气管可以为扁管(如图3、图7所示),例如134*32扁管,使得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在过滤新风箱和新风进气管之间还可以设置新风管变径箱32,新风管变径箱通过新风连接管33与过滤新风箱连接。过滤新风箱上设有防虫网34,避免昆虫随管进入送风设备。过滤新风箱内还设置过滤网,过滤室外的灰尘,包括PM2.5的灰尘。过滤新风箱的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如图3、图4、图6所示)。控制接线盒4,所述接线盒4内置温湿度控制器,通过温湿度传感器41探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从而对其进行调节。将控制接线盒设在所述装置内部,可以避免在室内另行安装温控面板,节省空间且便于装修。所述装置中还设有冷凝水提升泵5,以方便冷凝水排除。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夏季,冷媒从冷热媒管接口进入,通过分配器、连接管进入毛细管网栅组2,以冷辐射方式降低进入装置内空间的新风温度,同时,冷却凝结空气中水汽,水汽留在装置内,降温除湿后的新风经通风口进入室内形成自然冷空气对流,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在冬季,热媒从冷热媒管接口进入,通过分配器、连接管进入毛细管网栅组2,以热辐射方式提高进入装置内空间的新风温度,同时,冷却凝结空气中水汽,水汽留在装置内,降温除湿后的新风经通风口进入室内形成自然热空气对流,从而提高室内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不便,从而降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新风除湿的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框架体、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冷凝水提升泵,所述毛细管网栅组、过滤新风箱、控制接线盒均固定设于框架体中,所述过滤新风箱与新风进气管连接,使得室外新鲜空气通过过滤新风箱进入上述框架体中,所述毛细管网栅组的上端和/或下端设有分配器,使得冷/热媒均匀的流过毛细管网栅组,所述过滤新风箱的出气口朝向毛细管网栅组的后视面或左视面或右视面或仰视面或俯视面,实现毛细管网栅组对框架中空气加热或冷却处理,框架中的空气再通过框架上下端的风口与室内空气交换从而达到室内空气的升温或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林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