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及具有其的掰尾工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包括叶盆卡位装置和与叶盆卡位装置相对设置的叶背推压装置,叶盆卡位装置与叶背推压装置之间形成卡夹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片卡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及具有其的掰尾工具,通过设置叶盆卡位装置与叶背推压装置,当涡轮导向器叶片放置在二者之间的叶片卡槽中,叶盆卡位装置对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盆定位,叶背推压装置作用在叶背上,从而使叶片尾缘调整过程中受力均匀,有效地防止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不均匀,出现应力集中和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装配和调试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及具有其的掰尾工具。
技术介绍
因发动机各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制造偏差,装配整机后其性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需进行发动机性能调试,而最为有效的方法为调整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目前一般采用打磨涡轮导向器叶片喉部处的方式、涡轮导向器叶片分组的方式或掰尾法。掰尾法调整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一般是通过外部作用力使叶片尾缘发生变形从而改变涡轮导向器的喉部面积。因该方法在调整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时不会破坏涡轮导向器表面抗氧化、抗腐蚀层,操作简单,在一定范围内可将涡轮导向器面积开大或关小,应用较广。现有技术中一般 采用普通卡钳来使叶片尾缘变形,而采用普通卡钳时叶片尾缘变形量无法精确测量,只能靠工人凭感觉和经验,效率较低,且调整不准确易出现叶片尾缘变形过度从而出现叶片反复调整的的问题,反复调整叶片将影响涡轮导向器的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叶片裂纹而导致零件报废。而且采用普通卡钳在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时,叶片尾缘的变形和受力都存在不均匀的问题,调整过后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和产生残余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使叶片尾缘调整过程中受力均匀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及具有其的掰尾工具,以解决普通卡钳在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变形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包括叶盆卡位装置和与叶盆卡位装置相对设置的叶背推压装置,叶盆卡位装置与叶背推压装置之间形成卡夹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片卡槽。进一步地,叶盆卡位装置具有顶住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盆尾缘靠近内流道侧第一凸缘和顶住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盆尾缘靠近外流道侧的第二凸缘;叶背推压装置作用在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背尾缘上。进一步地,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弦长为L,叶片卡槽的深度为LI,其中,O.25L ^ LI ^ O. 38L。进一步地,叶背推压装置的宽度小于叶盆卡位装置的宽度。进一步地,叶盆卡位装置和叶背推压装置靠近叶片卡槽的开口侧的边缘具有圆角。进一步地,叶盆卡位装置靠近叶背推压装置的第一端面的母线与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盆尾缘型线一致。进一步地,叶背推压装置靠近叶盆卡位装置的第二端面的母线与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背尾缘型线一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掰尾工具,包括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第一端设置有前述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的叶盆卡位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的第一端,叶背推压装置相对叶盆卡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套筒上;固定套筒的第二端设置有驱动叶背推压装置相对叶盆卡位装置移动的旋转式机构。进一步地,固定套筒上设置有导轨,叶背推压装置设置在导轨中。进一步地,固定套筒上还设置有测量并显示叶背推压装置相对叶盆卡位装置移动量的数字式位移测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及具有其的掰尾工具,通过设置叶盆卡位装置与叶背推压装置,当涡轮导向器叶片放置在二者之间的叶片卡槽中,叶盆卡位装置对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叶盆定位,叶背推压装置作用在叶背上,从而使叶片尾缘调整过程中受力均匀,有效地防止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不均匀,出现应力集中和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大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大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涡轮导向器叶片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掰尾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I至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包括叶盆卡位装置21和与叶盆卡位装置21相对设置的叶背推压装置22,叶盆卡位装置21与叶背推压装置22之间形成卡夹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片卡槽23。通过设置叶盆卡位装置21与叶背推压装置22,当涡轮导向器叶片50放置在二者之间的叶片卡槽23中,叶盆卡位装置21对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盆定位,叶背推压装置22作用在叶背上,从而使叶片尾缘调整过程中受力均匀,有效地防止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不均匀,出现应力集中和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如图2至4所示,叶盆卡位装置21具有顶住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盆尾缘52靠近内流道侧第一凸缘21a和顶住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盆尾缘52靠近外流道侧的第二凸缘21b ;叶背推压装置22作用在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背尾缘51上。通过设置第一凸缘21 a和第二凸缘分别顶住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碰尾缘5 2的内外流道侧,从而使叶片的中部架空,当叶背推压装置22作用在中部架空部分的叶背处时,就可以使叶片向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方向变形,从而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如图3所示,为了时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过程中,叶片沿其型线方向的受力均匀,叶盆卡位装置21靠近叶背推压装置22的第一端面21c与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盆尾缘型线一致。叶背推压装置22靠近叶盆卡位装置21的第二端面22a与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背尾缘型线一致。即叶盆卡位装置21作用在叶盆上的端面的母线与叶盆的型线一致,叶背推压装置22作用在叶背上的端面的母线与叶背的型线一致,从而使第一凸缘21a和第二凸缘21b可靠作用在叶盆的内外流道侧,叶背推压装置22可靠作用在被架空部分的叶背上,使叶片的各个部分均受到相同大小的力作用,从而使叶片的各个部分均匀变形。叶盆卡位装置21的宽度小于叶片流道的宽度,叶背推压装置22的宽度d小于叶盆卡位装置21的宽度D,从而保证叶背推压装置22只能作用在叶片被叶盆卡位装置21架空的部分上,从而使叶片变形。优选地,为了防止叶盆卡位装置21和叶背推压装置22位于叶片卡槽23的开口侧的边缘在关小导向器喉部面积的过程中划伤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表面,使上述两边缘具有圆角,即对两边缘倒圆处理。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弦长为L,叶片卡槽23的深度为LI,其中,O. 25L ^ LI ^ O. 38L。更优选地,叶片卡槽23的深度LI约为涡轮导向器叶片50弦长L的三分之一,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导向器叶片变形,从而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种掰尾工具,包括固定套筒10,固定套筒10的第一端设置有前述的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20,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20的叶盆卡位装置21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10的第一端,叶背推压装置22相对叶盆卡位装置21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套筒10上;固定套筒10的第二端设置有驱动叶背推压装置22相对叶盆卡位装置21移动的旋转式机构30。当涡轮导向器叶片50置于叶片卡槽23中时,转动旋转式机构30,就可以驱动叶背推压装置22相对叶盆卡位装置21运动,叶背推压装置22产生推压力作用于涡轮导向器叶片50叶背尾缘处,使涡轮导向器叶片50尾缘向喉部面积关小的方向发生形变,从而达到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目的。固定套筒10上设置有导轨,叶背推压装置22设置在导轨中。从而限制叶背推压装置22的其他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关小涡轮导向器喉部面积的掰尾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盆卡位装置(21)和与所述叶盆卡位装置(21)相对设置的叶背推压装置(22),所述叶盆卡位装置(21)与所述叶背推压装置(22)之间形成卡夹涡轮导向器叶片(50)的叶片卡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飞,宋玉琴,卢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