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应力疲劳试样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0166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应力疲劳试样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车削粗加工、车削精加工、粗磨削加工及精磨削加工四个步骤,利用数控五轴工具磨床,采用立方氮化硼(粒度80#~120#和180#~400#)进行磨削加工,确保纵向磨削加工要求,保证每件试样加工的参数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工艺中成型砂轮制造的繁琐工序和轴向抛光工序,大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材料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制造业及宇航事业的发展,对零件的可靠性和延长寿命的要求日益苛亥IJ,据统计,机械零构件失效中,疲劳失效占到50% -90%,航空零件的失效中占到80%以上。材料试样加工质量的好坏是材料测试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航空材料疲劳试样加工要求更高,要求表面粗糙度不大于O. 20um,表面压应力为140 590MPa之间,在20倍放大镜下观察试样表面无横向划痕。·传统磨削加工技术虽然也可以获得试样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但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磨削裂纹、表面烧伤、表面高拉应力状态等严重破坏构件表面完整性,降低构件疲劳强度或疲劳寿命等问题,而且传统磨削技术加工试样效率十分低下,加工工艺的重复性即每个试样加工工艺指标是否完全一致难以保证。传统的切削和磨削加工已无法适应以这些难加工材料为基础的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需求,急需发展高效抗疲劳磨削技术以改善加工效率低,无法满足构件疲劳性能和可靠性的不利局面。因此,在广泛的加工领域,尤其是上述难加工材料构件的制造领域,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是相关关键构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先进性对相应工业领域的发展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应力疲劳试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车削粗加工:利用车床将被加工试样的直径从d+5mm车削至d+0.5mm,在车削时逐次减少切削深度;(2)车削精加工:继续将被加工试样的直径从d+0.5mm车削至d+0.5mm,在车削时进一步逐次减少切削深度;(3)粗磨削加工:利用数控五轴磨床的三爪卡盘夹住被加工试样,选用粒度为80#~120#的立方氮化硼砂轮对被加工试样的中部进行弧段车削;(4)精磨削加工:利用数控五轴磨床的三爪卡盘夹住被加工试样,选用粒度为180#~400#的立方氮化硼砂轮继续对被加工试样的中部进行弧段进行精确车削,得到最终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民张宏鹤鲍伟国林春芳范立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